健康
2024-10-04 04:29:51
日報

1+機制首專用藥物 減患者負擔

分享:
1+機制首專用藥物 減患者負擔

1+機制首專用藥物 減患者負擔

癌症是本港最常見疾病殺手,2021年本港共錄得38,462宗癌症新症,即平均每日有105人確診。創新藥物是患者的治療希望,惟在港註冊及進入「安全網」並不容易,令病人「有藥冇錢醫」。近日,本港首個通過「1+」機制註冊的新標靶藥物呋喹替尼獲醫管局納入藥物名冊,更列為「專用藥物」,大減患者經濟負擔。

大腸癌是香港癌症殺手第二位,近十年每年均造成逾2,000人死亡。內科腫瘤科專科醫生莫樹錦指現時癌症患者「帶病生存」的時間長,期間亦要使用藥物維持生命及生活質素。而呋喹替尼可以用於轉移性大腸癌第三線治療,研究指出比起使用安慰劑能夠延長整體存活期2.8個月。

鄧家彪 莫樹錦 陳偉傑

(左起)鄧家彪、莫樹錦、陳偉傑。

經常「有藥冇錢醫」

過往癌症病人經常面對「有藥冇得用」以及「有藥冇錢醫」的情況。病人組織「同路人同盟」主席陳偉傑解釋,過往新藥要由在港註冊,到公院患者可自費用藥、納入安全網得到藥費資助,到成為所有患者都全額資助的「專用藥物」,可謂難關重重,尤其最後一步的時間無法估計,亦未必成功。「是次呋喹替尼短時間可成為專用藥物可謂患者福音。我們進一步希望可以拓展『1+』機制適應症範圍,並簡化『指定病人計劃』手續,加快入藥,並縮短納入安全網和專用藥物時間,讓病人受惠。」

立法會議員鄧家彪期望政府可進一步優化入藥程序,盡早設立第一層藥物審批機制,並與大灣區合作推動科研發展,鼓勵臨床研發新藥及增加試藥機會。

adblk6
大腸癌

呋喹替尼用於晚期大腸癌第三線治療。

三方合作迅速入藥

大腸癌藥物呋喹替尼能夠在短時間內列為專用藥物,莫樹錦認為有賴三方面的合作,「首先是政府推出『1+』註冊機制,只需要一個地方的藥劑製品證明(CPP)加上本地的數據便可註冊;其次是科研藥界及早做好準備,在香港透過臨床研究或者指定病人計劃取得藥物成效及安全性資料;再加上醫管局簡化入藥程序,才可打破常規,令病人有更多藥物可以選擇。」

呋喹替尼是一種選擇性口服VEGFR-1/2/3抑制劑,可抑制腫瘤的血管生成。其更高的激酶選擇性,旨在減低脫靶激酶活性,助藥物持續有效,並可以配合其他療法一同使用;而聯合療法的研究正在進行當中。

望更多新藥來港

莫樹錦續指,中國創新藥物發展十分迅速,在癌症治療的標靶藥物、細胞療法及抗體偶聯藥物(ADC)研發項目不斷增長,當中不乏自主研發的創新藥物,「希望呋喹替尼只是一個開始,作為入藥的範例,未來會有更多藥物能夠在港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