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
2025-04-04 13:30:00

18至44歲易患踝關節炎 「1手術」保留活動度、重拾行走自由

分享:
踝關節炎

針對踝關節炎病人,羅勝彬醫生建議,應至專業醫療院所尋求足踝專科醫生的評估與建議。

雖然踝關節退化性關節炎影響約1%的人口,發生率遠低於膝關節或髖關節,但與膝、髖關節炎多發生於老年族群不同,踝關節炎的病人年齡層相對年輕,許多病人介於1844歲之間,由於此族群正面臨職場與家庭雙重壓力的階段,因此對個人及家庭影響較為深遠。

創傷性關節炎最常見 嚴重恐喪失踝關節功能

奇美醫院骨科部主治醫生羅勝彬指出,踝關節炎最常見的病因為創傷性關節炎,約三分之二的病例與踝關節骨折有關,另三分之一則與慢性韌帶不穩定有關。此外,類風濕性關節炎、痛風等疾病亦可能引發踝關節炎。值得注意的是,踝關節炎的病程進展速度較快,從發病到發展為末期階段僅需1020年,導致患者迅速喪失踝關節功能。

adblk6
奇美醫院骨科部主治醫生羅勝彬

奇美醫院骨科部主治醫生羅勝彬

全人工踝關節置換術 保留關節活動度

針對末期踝關節炎患者,羅勝彬醫生表示,傳統標準治療方式為踝關節融合術,透過固定踝關節來消除疼痛,特別適用於較年輕或從事重勞力工作者。然而,此術式可能帶來一系列後遺症,如鄰近關節過度使用導致關節炎提早發生,行走時步態改變。因此,近年來,全人工踝關節置換術逐漸成為替代治療選項,特別適用於年長且生活模式偏靜態的患者。

與踝關節融合術相比,全人工踝關節能夠保留關節活動度,使病人在行走時更加自然,減少對鄰近關節的負擔。

關節保養三大要點|(am730製圖) 關節保養三大要點|肌力訓練(am730製圖) 關節保養三大要點|護關節飲食(am730製圖) 關節保養三大要點|好好養傷和復健(am730製圖)

進行專業評估治療 重拾行走自由

針對踝關節炎病人,羅勝彬醫生建議,應至專業醫療院所尋求足踝專科醫生的評估與建議,依據個人的生活習慣、活動需求與關節狀況,選擇最適合的治療方式,以擺脫疼痛,重拾行走自由與生活品質。

【本文獲「健康醫療網」授權轉載。】

立即更新/下載AM730手機APP 體驗升級功能

全新會員積分獎賞計劃 打開App進入會員專區體驗升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