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
2019-04-12 06:00:00

中大成立研究中心 望擊退柏金遜綜合症

分享:
(左起)張繼輝、高浩、莫仲棠、陳然欣期望研究中心能找出治療及早期檢測柏金遜綜合症的方法。

(左起)張繼輝、高浩、莫仲棠、陳然欣期望研究中心能找出治療及早期檢測柏金遜綜合症的方法。

柏金遜綜合症暫時仍屬未能根治的退化病,香港現時約有12,000名患者,而隨著人口老化問題,預期2030年患者數目將會倍增。為找出更多柏金遜綜合症的預防方法和法療方案,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成立了張金菱治療柏金遜綜合症研究中心(下稱研究中心)。

莫仲棠指研究中心聯合不同專科的研究員,包括臨床科學家、腦神經科醫生、精神科醫生、腦神經科學家、放射學家及工程師,找出柏金遜綜合症發病機制,繼而得出治療方案。

莫仲棠指研究中心聯合不同專科的研究員,包括臨床科學家、腦神經科醫生、精神科醫生、腦神經科學家、放射學家及工程師,找出柏金遜綜合症發病機制,繼而得出治療方案。

研究中心主任、中大醫學院內科及藥物治療學系腦神經科主任莫仲堂教授表示,柏金遜綜合症的病徵於1817年由詹姆士柏金遜醫生提出,包括行動緩慢、四肢僵硬、震顫及步履不穩等,一般於60歲左右發病,成因最普遍為原發性柏金遜病及腦小血管病,後者更可引致中風和認知障礙症。

adblk6


手術改善運動症狀
柏金遜綜合症會令中腦的多巴胺神經元退化,因此出現了多巴胺藥物治療,但隨病情的發展,藥效會慢慢降低;而中大亦於1997年引入腦深層刺激手術,能夠改善運動症狀,不再僵硬和緩慢等,效果更達10年或以上。研究中心執行委員、中大醫學院內科及藥物治療學系名譽臨床副教授陳然欣醫生指出,「但手術仍無法逆轉已退化的神經元,未能改善患者的自主神經失衡、吞嚥困難、認知障礙症等問題。其實當患者出現柏金遜症狀,其多巴胺神經元已經消失了50%至80%,如可及早斷症及介入,將有更大機會延緩病情發展及預防症狀出現。」


研究發病機制
針對腦小血管部分,研究中心設有轉化實驗室,主力研究腦小血管病及腦血管功能障礙的發病機制,配合生物訊息學,繼而找出柏金遜綜合症的遺傳成因及作藥物篩選。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大醫學院內科及藥物治療學系、生物醫學學院助理教授高浩醫生稱,「研究團隊為腦小血管病病理研究特製了『活體多光子顯微鏡』,可以記錄活體動物模型的腦神經元及腦血管變化,將可了解此病對腦血管的結構性和功能性改變,及最根本的發病機制,對將來發展可延緩病情的治療方案十分重要。」

adblk7


找出預防性介入方案
研究中心將設立華人早期柏金遜病及腦小血管病登記冊,以收集早期患者數據,例如柏金遜病早期症狀之一「快速眼動睡眠行為障礙」等,以助及早斷症。研究中心執行委員、中大醫學院精神科學系助理教授張繼輝博士表示,「現時研究正在召募參加者,目的為找出柏金遜症的生物標記和診斷方法,如臨床、全基因組排序、腸道微生物及腦影像分析等,將每兩年跟進參加者的情況,以了解基因及疾病的相關因子,監察患者的早期病情發展,並找出預防性介入的方案。」研究會採用雲端全自動腦影像量化技術,能夠分辨原發性柏金遜病及多發性系統萎縮症,同時監察到腦體積的改變。

adblk8
柏金遜綜合症患者會有行動緩慢、四肢僵硬、震顫及步履不穩的徵狀。

柏金遜綜合症患者會有行動緩慢、四肢僵硬、震顫及步履不穩的徵狀。

立即更新/下載AM730手機APP 體驗升級功能

全新會員積分獎賞計劃 打開App進入會員專區體驗升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