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
2021-07-13 04:30:00
日報

健身用力不當或誘發疝氣

分享:

疫情之下,運動場所、公園等都曾經關閉一段時間,大家的運動習慣或已改變,如在家舉啞鈴、做瑜伽等。但由於缺乏教練指導,運動時若用力不當或姿勢錯誤,或增加疝氣風險。外科專科醫生劉卓靈就表示臨床上亦多了這一類的疝氣個案。

疝氣俗稱為「小腸氣」,指身體腹壁出現缺口,又或腹股溝位置的管道未正常閉合,令體內組織或器官從薄弱的地方突出,於腹部或腹股溝形成「腫塊」,以腸道突出較常見。劉卓靈指患者男女比例約19:1,「原因是男士天生有一通道,在出生前二至三周,讓睾丸從肚內下降到陰囊,若通道收縮不理想,便容易出現疝氣。」

adblk6

可致小腸阻塞
劉卓靈表示其中一個病例是六十多歲的男性,「他自知患上小腸氣,但因只有少許不適而沒有即時看醫生,拖了約一年,忽然一次肚脹、嘔吐求診時,才發現有小腸阻塞,排除其他原因後確定由小腸氣引起,並立即安排手術處理,幸好不用切掉部分小腸。」

過分用力
疝氣一般以出現的位置分類,如腹股溝疝氣、股疝氣、臍疝氣或手術疤痕位置出現的切口疝氣等。當腹壁薄弱,而遇上慢性咳嗽、便秘、小便困難或長期提取重物,使腹腔內壓力增加,便可能誘發疝氣。劉卓靈發現近期因健身而患疝氣的個案增加,「當健身時過分用力,而腰背維持彎曲沒有挺直的話,可使腹部壓力過大形成疝氣。」此外,吃飽便立即運動、過急或過度鍛煉、健身至腹部十分痠痛的習慣都會增加患上疝氣風險。

易忽視嚴重性
早期小腸氣徵狀或者只在站立或咳嗽時,皮下突出一團軟組織,躺下時會消失;可能腫塊附近有拉扯的感覺,甚至感到疼痛,於搬重物、咳嗽或用力時更甚,但因為不太影響生活,令患者忽視其嚴重性。劉卓靈認為,「疝氣很少可自行復原,若發現患有此症應及早求醫,若不加理會疝氣愈來愈大,內臟有可能無法復位;病情惡化的話疝內的腸道受到絞窄壓迫,斷絕血液供應,會造成腸絞結壞死,若沒及時切除該段腸道,患者更有生命危險。」

adblk7

須手術治療
疝氣並沒有藥物可治,因此必須採取外科疝氣修補手術。過往較常用傳統開腹手術,打開一個5至8厘米傷口修補腹壁;現時則較多採用微創形式做手術,只需要3個0.5至1厘米的小切口,就可完成修補。由於傷口較小,患者康復時間較短。劉卓靈提醒患者術後6至8星期才可做舉重、用力的運動,而且要遁序漸進,不要急於追趕以往的運動進度,「至於沒有疝氣的健身人士,如屬初學者建議由教練正確指導,因應狀況選擇合適的運動強度和密度;同時要多做核心肌群訓練,鞏固腹壁有助減少疝氣發生;訓練腹部肌肉,可考慮躺臥姿勢,會較安全;用力時要呼氣,切勿閉氣,有助減少腹部壓力。」

adblk8
在家健身如用力不當或姿勢有誤,或會誘發疝氣。

在家健身如用力不當或姿勢有誤,或會誘發疝氣。

劉卓靈指疝氣不能自行復原,應及早治療避免嚴重併發症。

劉卓靈指疝氣不能自行復原,應及早治療避免嚴重併發症。

🎁 amJetso送新西蘭天然礦泉水Oravida盒裝10L ,立即開APP玩👇 👇

amJetso送新西蘭天然礦泉水Oravida盒裝10L ,立即開APP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