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
2025-03-18 04:29:47
日報

加強過渡服務 持續關顧成年ADHD

分享:
加強過渡服務 持續關顧成年ADHD

加強過渡服務 持續關顧成年ADHD

不少人以為專注不足/過度活躍症(ADHD)只影響兒童,「大大下就好返」。其實多達六成半兒童患者症狀延續至成年階段,惟他們或擅自停藥,忽視治療。專注不足/過度活躍症(香港)協會建議政府加強過渡服務,助ADHD青少年涵接至成人精神科服服務,並設立「成年ADHD診所」,減輕其心理負擔。

港大醫學院精神科學系榮譽臨床副教授陳國齡醫生表示,約一成港孩受ADHD困擾,「有研究指,ADHD兒童腦部體積較正常兒童小3%至5%,尤其額葉及顳葉位置;多巴胺系統異常或去甲腎上腺素水平失衡,都會對病情造成影響。」

專注不足/過度活躍症(香港)協會執行總監伍敏姿 港大醫學院精神科學系榮譽臨床副教授陳國齡醫生 澳洲墨爾本大學兒科及精神科學系教授DavidCoghill

(左起)陳小姐、伍敏姿、David Coghill、陳國齡、Chloe。

徵狀表現改變

研究推斷65%兒童患者的ADHD徵狀會持續至成年,甚或終身,他們的表現與兒童有所不同。

專注力弱:做事缺乏條理;忘記細節如重要日期、事件或活動;缺乏時間觀念,慣性遲到;表現不到本身應有的能力。

活動量過高:坐立不安,如於戲院會感到焦躁、開會時常整理桌面雜物;多言、不停轉換話題;參與很多活動但虎頭蛇尾。

自制力弱:溝通沒耐性,易發脾氣;頻密轉工;易牽涉多段感情關係;過分揮霍、積累債務。

擅自停藥原因多

陳國齡坦言,多達80%成年ADHD患者沒接受治療,當他們再度求醫時,往往已出現抑鬱症狀。「他們停藥原因包括藥物副作用、不知道持續用藥的重要、療效未符預期、失去公共醫療的支援令財務負擔增加等。」現行醫療體制也是原因之一,成人精神科門診須照顧多種疾病患者,令他們得不到過渡及針對性的ADHD服務,醫生亦不熟悉患者的狀況,種種擔心和憂慮都會降低求醫意欲。如積極接受治療,包括使用中樞神經刺激劑藥物,以及心理治療和認知行為治療,可將受傷、車禍、物質濫用、犯罪、抑鬱及自殺風險減低,亦有助維持社交關係。

adblk6
專注不足/過度活躍症 ADHD 過渡服務

過渡服務有助ADHD患者持續接受治療。

良好溝通 重新評估

對於ADHD過渡服務,澳洲墨爾本大學兒科及精神科學系教授David Coghill分享外國經驗,「英國、加拿大、澳大利亞、德國等地的指引,除重視準確診斷、藥物及心理治療外,也強調過渡服務的重要。過渡服務首要確保良好溝通,及早討論患者情況;其次須重新評估ADHD及共病狀況;對相關藥物有充分認識,適時為患者調整;以及了解心理治療的重要。優質的過渡服務需要跨專業團隊共同合作。」與患者建立良好關係、為他們尋找解決方案、即使沒有用藥,仍維持良好溝通是執行相關服務時的重點。

減心理負擔

專注不足/過度活躍症(香港)協會執行總監伍敏姿希望成人精神科專科醫生可及早建立良好醫患關係,以減輕患者的心理負擔並增加治療依從性,「如可建立『成年ADHD診所』提供一站式治療,可更全面照顧患者需要。」

ADHD患者陳小姐十多歲時停了覆診,現在希望再求醫時,排期需超過一年,又未能負擔私家診所費用,令她至今仍未得到有效治療。另一患者Chloe較幸運,由兒時至今有持續治療,不過也經歷過轉診其他醫生而要重新講解自己病情、調整藥物、副作用加劇等情況,認為良好的過渡服務相當重要。

立即更新/下載AM730手機APP 體驗升級功能

全新會員積分獎賞計劃 打開App進入會員專區體驗升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