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衛生防護中心數字,現時香港共有10,150人感染了HIV病毒,並有2,075宗確診愛滋病個案。由於現時的高效能療法可以維持感染者的健康和壽命,故年過50歲的感染者人數不斷增加,可是他們仍有額外問題如行動不便、營養不足等,又因歧視問題而不會主動尋求協助,成為被忽視的一群。

(示意圖,非當事人)
香港愛滋病基金會(下稱基金會)得到吉利德亞太彩虹基金資助,將於2020年1月開始推出為期一年針對熟年愛滋病病毒感染者的援助及預防服務,香港愛滋病基金會總幹事劉燊燊表示,「目標是將感染者生活管理的層面列入考量,讓他們可享有良好的生活品質。」
營養需求提升
年長愛滋病病毒感染者於不同原因下,都會導致營養問題,註冊營養師唐梓峰舉例,「急性HIV感染的徵狀、鵝口瘡和肺囊蟲肺炎等併發症、味覺改變和胃口下降等藥物副作用,均會使營養攝取減少;可是感染者身體卻需要與病毒長期作戰而對營養需求有所上升,長遠吸收不足會使免疫力下降、肌肉流失,甚至出現骨質疏鬆、增加病情惡化及死亡的風險。」
基金會將為有以上問題的感染者提供營養保健意見或諮詢,甚至作適當營養介入,唐梓峰解釋,「包括提供基本營養知識、講解食物選擇搭配、食物與藥物的相互作用等,使療程可獲得最大效果,減少病情惡化風險及提升生活質素。」劉燊燊補充,基金會同時計劃提供中醫諮詢服務,助感染者紓緩藥物副作用。
一站式服務
除營養方面,基金會亦將設物理治療及復原跟進,還有上門看護服務。由於感染者長期服藥,多數出現骨質疏鬆的副作用,物理治療及復原跟進會透過外展中心提供服務,以改善感染者的骨質情況,同時彌補公共醫療系統的不足;不少感染者不會向家人透露其感染情況而選擇獨居,因此上門看護服務變得重要,看護職員或社工可提供一站式服務,包括生理健康、情緒支援、營養管理、物理治療和幫助購買日用品、湯包等支援。劉燊燊期望可帶來方便、安全及具私隱的服務外,亦希望感染者可改善自我認同感,並提高健康意識。
望政府加強支援
63歲的基金會服務使用者Stephen,感染HIV病毒已超過20年,多年來依靠藥物控制病情,他指熟年感染者在求醫和尋求協助都面對不少困難,例如每次覆診的輪候期較長,往往需要3至4個月,可是感染者因沒有抵抗力,加上藥物副作用,大部分都要作多個專科檢查,他自己就要往9個專科覆診,會大大減低感染者求診和求助的動力。同時認為本港對感染者的支援不足,期望政府可於精神健康、情緒支援、營養建議及生理健康方面加強支援。

(左起)Stephen、唐梓峰、吉利德科學公共事務副總監劉映紅及劉燊燊。

上門看護服務包括物理治療、情緒支援等範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