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一旦患上哮喘,醫生普遍會處方短效支氣管擴張劑作緊急時使用,以及吸入式類固醇,由於後者需要每日使用,因此令家長相當擔心類固醇對小孩的影響,甚至有三成家長會自行為子女停藥。
香港哮喘會主席陳永佳表示,該會早前進行了一項調查,希望了解本港家長對兒童哮喘及類固醇的認識。收到的139份問卷中發現,大多家長對類固醇的認知是副作用多,有超過四成家長抗拒醫生處方類固醇給小孩,主要擔心副作用影響發育、心臟及腎臟健康等,但當中逾六成家長承認自己對吸入式類固醇並沒有足夠認識。
吸入式副作用少
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兒科學系教授黃永堅醫生表示,家長毋須過分擔心吸入式類固醇的副作用,「外國專家綜合多份研究報告指出,對孩子身高的影響大多在接受治療的首年比較明顯,不過也是只落後0.4cm至1.5cm,隨後影響逐漸減少。另外,治療哮喘的吸入式類固醇劑量較低,而且吸入時已發揮作用,極少對其他器官構成影響。」全球哮喘倡議組織GINA亦表明,只有個別長期使用高劑量吸入式類固醇的個案,才會增加全身性副作用如白內障、骨質疏鬆等風險。
停藥影響病情
黃永堅認為因恐懼副作用而自行停藥、「冇事就唔用」反有礙病情,「《新英倫醫學雜誌》一項國際研究顯示,持續患有輕至中度哮喘的孩子,肺功能有機會較一般人早出現異常,增加患上慢阻肺病的風險。」黃永堅續指,若平時不用藥令哮喘病發,醫生或需處方口服類固醇控制病情,一個療程更要服藥5天;如果8年內服用達4個療程,便可能出現副作用,反而得不償失。
混合型藥物
吸入式類固醇可有效減少哮喘兒童惡化或急性病發,繼而降低因而入院或死亡的風險,黃永堅稱,「另有國際研究指出,若孩子採用低劑量吸入式類固醇效果不理想,除調高劑量外,亦可考慮使用含類固醇及快速長效β2作用劑的『混合型藥物』。該研究發現需要時使用混合型藥物,功效與每日使用吸入式類固醇相若,而且類固醇劑量大減超過八成,可減家長疑慮,惟此治療方案仍待藥物監管機構批准才可使用。」
改善體質預防發作
今年4歲的Martin,未滿1歲時已確診哮喘,醫生處方了含類固醇的氣管擴張劑等藥物。由於媽媽Tina患有濕疹而使用過類固醇藥物,並有所抗拒,因此曾自行為兒子停藥,但發現兒子哮喘情況愈來愈嚴重、發作更頻密,最後聽從醫生意見,輕微發作時先用氣管擴張劑,若無改善便使用含類固醇的氣管擴張劑。現在Martin情況穩定,Tina亦從運動及飲食方面改善Martin體質,預防哮喘發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