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哮喘會調查發現,疫情期間有約兩成哮喘患者曾經未有按時覆診、自行減藥甚至停藥,亦有增加使用短效氣管舒張劑(SABA),病情管理並不理想。該會趁今年世界關懷哮喘日(5月5日),推出「哮喘日記簿」,鼓勵患者自我監察用藥,幫助控病。
兒童呼吸科專科醫生吳國強指,「哮喘是呼吸道發炎的慢性疾病,患者氣管較敏感,易受外來刺激而收窄、分泌更多黏液,造成氣流阻塞或支氣管痙孿,即哮喘發作。」患者同時會出現咳嗽、氣促、喘鳴、胸悶、呼吸困難等徵狀。
自行減藥停藥
為了解疫情期間哮喘患者的用藥和控病情況,香港哮喘會作出網上問卷調查,主席陳永佳指,「結果發現患者普遍會做好防疫措施,但約兩成患者未有按時覆診、自行減藥或停藥,原因是自覺病情好轉,又怕到診所或醫院容易染疫;另外,有16%患者每天使用SABA一次、15%使用SABA次數增加,他們出現徵狀的頻密程度亦比其他患者高。」
患者易高估控病情況
美鳳自小患有哮喘常入院,近年藥物改良後情況好轉,而疫情之下因怕染疫而想過改期覆診,但因藥物將耗盡而繼續見醫生。4月曾有一周情況較差,每日使用4次SABA,而現在上10級樓梯開始氣喘。因為有用藥,睡眠沒有問題而自覺控病良好。吳國強特別指出,「不少患者如美鳳般自覺控病良好,事實上她情況不差,但也不算好。成年人使用SABA每周多於兩次已算病情未完全受控;若完全受控,運動量應可達連續走5層樓梯沒問題,甚至跑步、打籃球、游泳都不會有徵狀出現。」
正確用藥防發作
SABA只能夠放鬆氣管肌肉,暫時解除症狀,卻未能控制氣管的炎症。吳國強表示,每年SABA用量達3支或以上,即平均每天使用2次SABA,已是嚴重過度依賴,有病情惡化風險,「可是香港於2019年,每10萬人便使用了23,917支SABA,比新加坡(2020年)的4,335支高出很多;而使用SABA及吸入式類固醇(ICS)的比例,香港(2.64)也是新加坡(0.61)的4.3倍。」事實上全球哮喘倡議組織(GINA)已更新治療策略,不再建議輕度患者單使用SABA作即時紓緩,而應同時使用長效氣管舒張劑(LABA)及ICS,或者結合兩者的混合式藥物,以處理炎症;亦要按情況使用LABA及ICS,作長遠控病及預防發作。
記錄用藥
GINA明確指出,哮喘患者如妥善管理病情,感染新冠肺炎後惡化及相關死亡風險不會增加;但要使用口服類固醇控病,並因新冠肺炎病情嚴重住院,死亡風險就會上升。因此疫情下依時用藥、接種疫苗和自我監察都很重要,切勿自行減藥停藥。為助患者自我監察,香港哮喘會特別推出「哮喘日記簿」,當中除印有疾病及藥物資訊,以及日常生活注意事項外,亦可以記錄患者的病情和用藥習慣,有助醫生了解患者情況,調整用藥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