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外遊小心蚊叮 打疫苗防日本腦炎
港人熱愛旅遊,而不少人希望趁著外遊放鬆心情,可能會選擇避開人群,遊覽郊區親親大自然,又或留宿在農場民宿享受慢活,惟這些地方均為蚊子出沒地,屬感染日本腦炎的高危地點。
西醫鍾偉傑醫生指出,「日本腦炎有機會造成嚴重後遺症,惟暫時未有針對此病的抗病毒治療,因此預防感染非常重要。」 港人的短途旅行熱點,如內地、台灣、日韓星馬泰等均為高危地區,如一家大小出遊,可以如何減低感染風險?

日本腦炎經由三帶喙庫蚊傳播。
可致殘障或智力問題
日本腦炎病毒經由三帶喙庫蚊傳播,潛伏期約4至14日,輕微感染個案的症狀不太明顯,而數據顯示每250名患者中,就有一名出現嚴重症狀。嚴重感染個案或會出現頭痛、發燒、頸部肌肉繃緊等症狀,甚至抽搐、神志不清或昏迷,死亡率高達30%。約二至三成嚴重個案更會出現併發症,包括癲癇、癱瘓或智力問題等,而10歲以下的患者出現後遺症的風險更高。鍾偉傑表示,「嚴重個案可能會出現不同後遺症,惟暫時仍未有針對日本腦炎的抗病毒藥物,只能以支持性治療紓緩病徵。」
避免多蚊地方
由於日本腦炎病毒靠蚊叮傳播,要減低感染風險, 就應盡量避免多蚊的地方,包括:郊外、有農田的地方,尤其是在炎熱多雨的季節及黃昏至黎明等蚊子最活躍的時間。除此之外,居住或到附近有豬場的地方時亦須小心,因為蚊子叮到帶有日本腦炎病毒的豬隻後,便成為「帶毒蚊」,經過叮咬再把病毒傳染給人類。根據香港衞生防護中心,居住在豬場2公里範圍內的市民患上日本腦炎風險高20倍。

鍾偉傑指預防日本腦炎,可考慮接種疫苗及做好防蚊措施。
考慮接種疫苗
要減低受感染的風險,現時已有預防日本腦炎的疫苗可供接種。在發現日本腦炎病毒的24個亞洲及西太平洋地區中,50%已把此疫苗納入常規疫苗計劃,包括日本及台灣等。研究顯示在成人身上,疫苗在接種兩周後起效,保護力可長達10年。而對於9個月至17歲的兒童及青少年,在接種第一針後12至24個月注射加強劑,保護力亦可長達10年。鍾偉傑提醒,「如大家計劃在旅遊前接種,建議盡量預留點時間讓身體產生抗體,不要在臨出發前才急忙接種。」
做好防蚊措施
旅行出遊當然不希望因患病而令旅程泡湯,雖然疫苗在港暫未涵蓋在常規疫苗計劃,根據美國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建議,短期旅行者計劃前往日本腦炎風險較高的地點,應按照旅行時間、季節和參與的活動考慮接種疫苗。另外,外出時可穿上淺色長袖上衣及長褲,塗上含避蚊胺(DEET)的驅蚊劑,緊記在出汗及沾濕皮膚後補塗以減低蚊叮機會,亦可考慮在住宿地方使用蚊帳或防蚊網加強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