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
2025-01-17 04:30:48
日報

外骨骼 助中風癱瘓者重新走路

分享:
外骨骼

外骨骼 助中風癱瘓者重新走路

對於中風或者意外而喪失活動能力的人士,復康過程可謂漫漫長路;若患者能夠重新行走的話,將大大提高自理能力。智能外骨骼步行訓練器可以實時收集患者數據,作個人化訓練並適時作出調整,幫助患者於復康路上踏出重要一步。

老人科專科醫生勞思傑表示,神經系統包括腦、脊髓及神經細胞,控制身體肌肉的一舉一動,並協調各組織和器官。但如果腦和脊髓出現損傷,例如中風、意外創傷、柏金遜症,又或先天因素如腦癱造成發展障礙,便可能導致不同程度的肢體殘障。

外骨骼

(左起)嘉諾撒醫院總經理許小虎博士、勞思傑、黃家星、沈紹玲、陳小姐。

提升自我照顧能力

癱瘓將影響患者日常生活及工作能力,治療目標除了要穩定病情,減少對身體的傷害之外,還要預防併發症,以及提升自我照顧能力。嘉諾撒醫院一級物理治療師沈紹玲指,患者入院後,物理治療師會盡早「出場」,「例如要訓練癱瘓患者重新走路,事前有很多準備工作,例如找出肢體殘障原因、檢查關節柔韌度、肌肉力量、肌肉張力等。如患者關節肢體僵硬,我們便會透過筋膜放鬆療法等手法治療、被動伸展運動等幫患者放鬆;其他訓練包括平衡訓練、肌力訓練等。」

個人化訓練

其中站立及步行訓練,可以透過智能外骨骼步行訓練器輔助,適合不同階段患者。沈紹玲指,「對早期不能走動的患者,外骨骼可助適應站立和步行,鍛煉自律神經系統。由於確保了訓練的重複性和一致性,可提升訓練肌力、平衡力的效果;亦能避免錯誤步姿,令患者從此一拐一拐地走路。外骨骼還可穩定患者軀幹,減少恐懼情緒,能專心復康。」另一方面,智能外骨骼能夠實時收集患者數據,如步行時間、步數、腳底壓力等,從而評估進度,治療師就可調整訓練模式,如主動、輔助或被動模式,並設定步幅、步速,作個人化訓練。
 

adblk6
外骨骼

智能外骨骼有成人(後)及兒童(前)版本,並切合亞洲人身形。

可步行兼增清醒時間

陳小姐的媽媽約80歲,去年5月中風,醫生評估約四分一腦部壞死,難以恢復步行能力,或成植物人,後來轉到私家醫院繼續接受復康治療。陳小姐形容當時媽媽長期昏睡,每天約睡20小時,每次醒來最多半小時,所以最初多以被動狀態接受治療,步行訓練亦要用另一機器將她吊上外骨骼。經過二十多次訓練後,情況大為好轉,陳小姐形容,「媽媽清醒時間明顯變長,對答也愈來愈多,對認知能力有很大幫助。」現在媽媽已可以在輔助之下慢慢步行,作息時間亦與常人無異,陳小姐繼續積極為媽媽安排復康訓練。腦神經科專科醫生黃家星教授呼籲癱瘓患者不要太容易放棄,現時有很多新治療方法可以幫助他們。

會員免費換香港麥當勞叔叔之家慈善基金「愛❤迎蛇年利是封」及揮春!

會員免費換香港麥當勞叔叔之家慈善基金「愛❤迎蛇年利是封」及揮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