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前有調查指出,近半受訪者認為自己的壓力指數達7分以上(滿分為10分),香港心理學會註冊心理學家湯嘉萍指出,香港雙職母親壓力較大,亦有可能受荷爾蒙分泌的影響,加上男女面對問題的處理方式,以及社會上對性別的期望,都令女士較容易誘發情緒病。
坊間普遍認為女士較易患上抑鬱症、焦慮症及強迫症等情緒病,湯嘉萍指因女士比男士更願意打開心窗,「傳統上男士不愛與人分享內心世界,尤其亞洲人社會男士講心事會被視為弱者,所以有心理問題亦不易被察覺,給人男士較少患情緒病的錯覺。」此外,女士對自己的情緒較敏感,調查指近四成受訪女士能辨別出大部分心理健康問題的早期徵兆。
暴食也是病徵
「曾有一個病人,家人發現她突然買很多雪糕,經常獨自躲在一角吃,情緒亦有異……」湯嘉萍提醒別小覷生活細節,日常習慣突變,如大吃大喝,突然對外界事物不感興趣,反應變得特別敏感,或特別緩慢,都是情緒病的徵狀,雖不明顯,但細心留意都可察覺,「值得一提是有些病人會在公司抑壓自己情緒,回家覺得安全才爆發,家人要細心留意。」伴侶亦較易察覺患者病徵,如經常失眠、暴躁和焦慮等。可是部分病人不願意承認病徵,「會說『我失眠才脾氣差,今晚早點睡就可以!』但其實失眠令精神萎靡和情緒不穩,還會相互影響,家人應鼓勵病人積極面對,接受治療。」
變身工作狂
有一位雙職媽媽每天在公司不停工作,不吃不喝連洗手間也不去,同事看來是一名工作狂;回家又要照顧兩名孩子,努力培養他們,雖婆媳關係欠佳,但別人眼中亦是好媽媽好妻子。背後她的壓力已快爆煲,丈夫發現她嚴重失眠,同時愈來愈暴躁,便帶她來見湯嘉萍,「治療第一步是讓她了解和找回自己,給自己私人空間,找出錯誤的想法並以合理的想法替代,當然丈夫都要配合支援,半年後她的情況已經明顯改善。」
心理學家 vs 精神科醫生
面對情緒困擾,如何決定找精神科醫生還是心理學家?首先要弄清兩者分別,湯嘉萍說明,精神科醫生可處方藥物,而心理學家不可,會用心理思想行為治療助病人處理情緒及精神問題。常見情況是,藥物治療用於精神病及中度至嚴重的情緒病,尤其針對腦部化學物質異常,如精神分裂或躁鬱症等;亦有病人因不想服藥而決定見心理學家,療效亦不錯。湯嘉萍建議如發現自己或家人情緒出現問題需接受治療,可先找家庭醫生或致電坊間的醫療機構,講解自己病況,聆聽他們建議。
培養興趣助減壓
「你有壓力,我有壓力」令大都會成為情緒病的溫床,湯嘉萍認為大家再忙也要「停一停、唞一唞」,運動能調節多巴胺分泌,改善情緒增加正能量,有益身心。最後建議大家培養一些興趣,如畫畫、做手工等,專注有助平復緊張情緒,同時亦可以好好享受獨處的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