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深演員王羽今日(5日)在台北離世,生前曾於2011年出現輕微中風,而2015年更中風暈倒。輕微中風或「小中風」,情況看似對身體機能影響不大,但絕不可以掉以輕心,因為研究指出如不加理會,約一成患者會於一個月內出現大中風。患者應視小中風為警號,及早求醫,減低大中風風險。
甚麼是小中風?
小中風正式醫學名稱是暫時性腦缺血發作,即代表患者會出現中風徵狀,不過由於缺血是暫時性,神經功能異常的情況只會維持最長約1小時左右,事後完全恢復正常,因此不少人以為自己只是疲倦、狀態欠佳而忽略了嚴重性。
部分人也會用小中風形容輕微中風,即腦部受影響的範圍較小,又或症狀較小,但要小心開始時症狀輕微,並不代表不會惡化,因此仍須求醫檢視腦部血管情況,並留意隨時浮現的新症狀。
血管心臟問題為主因
中風的原因主要是血管問題,如果因為膽固醇高、血壓高,在血管內壁積聚了脂肪斑塊,就會收窄血管通道,影響血液供應和流動,較易出現血栓堵塞血管,形成缺血性中風。如出現動脈瘤、血管瘤,則較易造成「爆血管」的出血性中風。至於心房顫動亦是中風主要的風險因素,因為患者心跳過快,令泵血效率下降,容易於心房形成血栓。如血隨血管流上腦部,便容易造成阻塞。
典型中風症狀:
- 半邊手腳或半邊面無力麻木;
- 說話不清晰,甚至無法表達自己意思,不理解別人說話;
- 劇烈頭痛;
- 暈眩、身體難以平衡、擺向一邊;
- 單邊視力突然漆黑一片;
- 神志不清,甚至昏迷。
記住談笑用兵口訣
典型中風症狀為半邊身乏力,言語不清,為及時求診治理,不妨記住「談笑用兵」口訣:「談」話不清、「笑」臉不對稱、手腳無力「 用」不了,要盡快打999找救「兵」。詳細症狀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