婦女懷孕時有10%至15%的流產風險,而每100人中就有一人出現慣性流產的情況。婦女經歷小產後容易出現抑鬱及焦慮等情緒問題,中大醫院名譽臨床心理學家張詠晶表示,哀傷的長短因人而異,但如果情況嚴重,甚至開始影響日常生活就需要及早求助。
婦女在小產後常見的情緒包括難過、自責、憤怒、生氣及羞恥等,張詠晶指,她們會覺得作為一個女性,為何不能孕育生命?「很多時女性的反應會比較大,因為她們經歷過孕期,與腹中的胎兒有緊密的連繫,相反雖然丈夫亦有類似情緒,但因小產多發生於早期,男士未必感受到懷孕是怎麼一回事。」
屬哀傷的過程
小產後出現的情緒屬哀傷的過程。張詠晶指出,哀傷的過程會出現不同的情緒及感受,「出現情緒的原因是失去了一些很喜歡的東西、一些人或一些事物,經歷失落時內心所產生的過程。」懷孕時雖不會真的看到一個嬰兒,但懷孕過程中,夫婦會有很多期待,可能已為將出生的子女張羅不同的嬰兒用品,在心中已經有一個個體存在,所以當失去後就出現極大的失落感,並形成各種不同的情緒及感受。
哀傷多久因人而異
哀傷時期的長短視乎情況可以維持數日至數年,甚至到年老都仍可能有這些情緒及感受,「其實這些感受維持多久因人而異,特別是視乎懷孕對整個家庭來說的意義究竟在哪裡。有時候哀傷情緒好像鐘擺一樣,外出和朋友約會聊天時就忘記了,但當看到一些物件,又或是到了小產的日子,都可能會觸發這些難過的感受或情緒。」
另一個小產後常見的情緒問題是焦慮,緣於太太對未來感到恐懼,認為現時的狀況會一直持續,害怕未來的懷孕有同一遭遇,導致過多的擔心。小產亦有可能觸發她們對於某事物產生恐懼感,例如害怕前往診所,因當初是在診所知道小產的噩耗。她們很容易將差勁的事物與感受連結起來,所以當她們到達那個環境時,情緒就會被牽動。
影響日常應求醫
張詠晶形容,哀傷需要時間讓情緒釋放出來,所以如果婦女在小產後哭泣則不用太過擔心,只要能慢慢平復,回到不影響日常生活的狀態下就可。惟如哀傷情緒開始影響日常生活,例如完全沒有活力、對本來喜歡做的事失去興趣、不想社交、胃口極差或者進食過量、自殘行為,甚至有自殺念頭等,就需向專業人士求助。
無特定治療方案
對於因小產而出現情緒問題的婦女,其實沒有特定的治療方案,一般會根據她們的需要而給予適合的治療,「首先要了解她們的需要,做一個簡單評估,很多時候求助者連自己需要甚麼都不知道,只是覺得自己不舒服,有一點情緒,我們就要與她們談談,了解她們的需要;第二步是設立治療目標,我們會談得很清楚,針對性地告知長、短期目標,再根據治療方案一步步實行,與此同時評估治療的成效,再作出調整。」夫婦二人亦應回復正常生活,那就可以分散情緒,迎接未來的路。
如果治療有成效,張詠晶稱會看到求助者的改變,最容易看到的是症狀的紓緩,例如減少抑鬱及焦慮的情緒,逐漸恢復日常生活;第二是增加覺察性,開始留意到自己情緒的轉變;第三是個人成長;最後是接納,願意與傷痛共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