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風濕」,一般會聯想到中老年人在天氣轉換時出現的關節痛。不過,一種名為「強直性脊椎炎」(簡稱強脊)的風濕病卻專門侵襲年輕人,小至十多歲的年輕人也可能飽受折騰。
強脊多屬遺傳 後天因素可致發病
風濕病科專科鄧淑娟醫生指,強脊是一種自身免疫系統失調疾病,患者的脊椎和周邊關節(例如手肘和膝蓋)因自身免疫系統的錯誤攻擊而持續發炎,造成疼痛及僵硬。該症多於40歲前發病,較常見於年輕男性,在香港每1,000人就有三人是強脊患者。
強脊的具體成因未明,但醫學界普遍認為與遺傳基因HLA-B27(人體白細胞抗原B27)有關。鄧醫生稱,本港約有7%人口帶有HLA-B27基因,可幸基因攜帶者的發病率只有2%,因此即使帶有該基因亦未必會患病。不過,若家族中有近親確診強脊,患病風險將大增至20%。而除了遺傳基因外,後天因素諸如受感染或缺乏休息時,免疫力過度活躍、情緒緊張和壓力大等,也可能誘發強直性脊椎炎
持續背痛及出現「晨僵」者須當心
強脊最明顯的症狀是持續炎症背痛及「晨僵」,後者指早上醒來時感到腰背和關節特別僵硬,而且維持逾一小時。若前述情況非由拉傷或扭傷所致且持續三個月以上,應盡快求醫。
強脊的影響不止於關節發炎腫痛,嚴重者連活動能力也會下降,無法彎腰、站立、久坐或走路。此外,部分強脊病人還會出現其他HLA-B27相關的疾病,例如銀屑病、虹膜炎、腸道發炎等。
生物製劑好處多 治標又治本
鄧醫生指,過往治療強脊的方法有限,只能以消炎止痛藥減輕疼痛,不能改善病情,所以許多老一輩的患者都惡化至脊椎變形,已不可逆轉。隨着醫療科技不斷進步,現時治療選擇較多,脊椎未受影響、僅遠端關節出現症狀者可先服用傳統風濕科藥物,若半年後病情控制未如理想,又或是已影響到脊椎、皮膚等部位,則可考慮使用生物製劑。
生物製劑在十多年前開始應用於強脊,患者普遍在接受注射一個月後,症狀便大為好轉;近年市面上還有仿製藥「生物相似劑」可供選擇。根據國際治療指引,病人在注射生物製劑一段時間後可逐漸減少注射頻率。另外,一些傳統口服藥不適宜在孕期服用,而部份生物製劑則對母親和胎兒的健康皆可兼顧,可安全使用。
及時治療 患者可與常人無異
對於正值青春年華的學子來說,患上強脊無疑是一大噩耗,本應專注學習、盡情追逐夢想的他們,卻要每日面對難以忍受的痛楚,連睡醒下床都有困難。不過,只要患者不諱疾忌醫、積極治療,就能有效控制病情。
鄧醫生的病人中不乏高中或大學生,其中兩名男病人在病發後無法參加校隊訓練,情緒低落。在接受生物製劑治療後,他們隨即重拾運動,如常人般參與打泰拳、划艇等高強度運動,整個人立時回復自信及開朗。她直指:「病人在治療後就像沒患病一樣,痛楚發炎均一併消失。」
現在的年輕人有別於上一輩,他們大多身體稍有不適就會求醫,所以延遲診治的個案比以前少,但強脊愈早治療效果愈佳,鄧醫生提醒有家族病史或持續出現不尋常背痛的人士要留神,並適時求診。
(資料由鄧淑娟醫生提供)
TWHK-N-CZ-AS-2100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