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
2024-05-05 18:30:05

早期三陰性乳癌可治愈!詳解免疫治療關鍵5問

分享:
乳癌

三陰性乳癌過往被認為是所有亞型中較「難治」的,但隨著醫療的演進,近年已陸續有新藥物面世。臺中榮民總醫院乳房腫瘤外科蔡易臻醫生表示,2018年前三陰性乳癌標準治療指引僅有化學治療,以紫杉醇類及小紅莓類為主,後來雖又加入白金類藥物,但整體預後仍相對較差;直到2019年後,美國FDA通過免疫治療中的「免疫檢查點抑制劑」可用於早期高風險三陰性乳癌上,才終於打破上述治療瓶頸。

adblk6

為何三陰性乳癌被認為是乳癌中的「弱勢族群」呢?

蔡易臻醫生分析,主要原因有二,首先是復發機率,根據數據顯示早期高風險三陰性乳癌術後五年復發機率為28%,高於其他亞型。再者則是治療選擇,蔡易臻醫生說明,目前主流乳癌分型其實都是基於既有的治療方式,如荷爾蒙治療、HER2標靶藥物等,而三陰性乳癌的腫瘤特性都無法使用上述治療,治療武器相對較少,預後自然較不理想,病人也比較辛苦。

adblk7
蔡易臻醫生

蔡易臻醫生表示,針對早期高風險三陰性乳癌,於術前的前導治療時,可採用化療加上免疫檢查點PD-1抑制劑,可增加病理完全緩解機會,改善預後。

早期三陰性乳癌又有分「高風險」?如果屬於「高風險」要怎麼辦?

所謂早期高風險三陰性乳癌一般認為是腫瘤大於2公分以上,或是有淋巴結轉移者。蔡易臻醫生解釋,若符合上述狀況,就代表癌細胞有較大的可能在未來發生轉移或擴散,僅透過手術切除不夠,必須還要配合全身性治療,殺死體內可能殘留的癌細胞。

依目前治療趨勢,乳癌全身性治療已進展到可於術前進行。蔡易臻醫生說,研究已經證實手術前就先使用前導性治療,對預後較有優勢,包括有機會達成所謂病理完全緩解(pCR),就也是在開刀取出的乳房檢體和淋巴結中,完全沒有看到癌細胞,可增加後續完全治愈的機會。同時,從取出的檢體上也可以直接確認前導藥物治療的效果,比影像更準確,對於治療策略的擬定也很有幫助。

乳癌

傳統上三陰性乳癌的治療武器相對較少,預後自然較不理想,病人也比較辛苦。

前導性治療加上免疫檢查點PD-1抑制劑對於pCR有幫助嗎?

三陰性乳癌的前導治療除化療外,目前已有新利器——免疫檢查點PD-1抑制劑。關於免疫檢查點抑制劑的機制,蔡易臻醫生形容,癌細胞為了逃避免疫細胞的追殺,會狡猾地模仿正常細胞的功能,伸出PD-L1T細胞上的PD-1結合,騙過免疫細胞,而透過人造的免疫檢查點抑制劑,可與PD-1受體結合,調節免疫作用,重新讓T細胞認出癌細胞並展開攻擊。依大型臨床試驗顯示,早期高風險三陰性乳癌在前導治療時加入PD-1抑制劑,可提升pCR機會到63%,雖接受手術的狀況無明顯差異,但仍有7.5%的病人有機會減少切除範圍。

免疫治療

透過人造的免疫檢查點抑制劑,可與PD-1受體結合,調節免疫作用,重新讓T細胞認出癌細胞並展開攻擊。

免疫檢查點抑制劑在台灣的使用經驗與國際臨床試驗結果是否相符呢?

目前免疫檢查點抑制劑對於長期存活率的影響仍在追蹤中。蔡易臻醫生分析,國際臨床試驗收案地常以美洲、歐洲為主,但免疫檢查點PD-1抑制劑試驗的收案有兩成為亞洲族群,觀察亞洲族群的數據,與全球治療反應、復發、副作用比例並無太大差異,其中台灣收案量又佔全亞洲1/4強,因此也讓台灣醫生在用藥時更有信心。蔡醫生也分享臺中榮總至今的50例用藥個案,達成pCR的比例與國際試驗相當,他自己門診一位55歲早期高風險三陰性乳癌的病人,在確診後腫瘤仍快速長大,因此決定於前導性治療加入免疫檢查點抑制劑,在經過四次前導性療程後,腫瘤就已明顯變小,原本可以摸到的腫瘤縮小到幾乎摸不到,讓病人在手術前就對治療信心大增。

adblk8

接受免疫檢查點抑制劑也會有副作用嗎?要注意甚麼呢?

因免疫檢查點抑制劑的機制為讓T細胞認出癌細胞,故如肺部、甲狀腺、腎上腺功能等,有可能會出現自體免疫反應,在研究中約有15%的病人會有較明顯的免疫相關副作用,故用藥後需定期追蹤內分泌變化。蔡醫生也提醒,只要是藥物都可能出現副作用,若有任何不適發生,千萬不要隱忍,應立刻跟醫生反應,醫生可透過用藥調整等方式改善,維持良好醫病溝通,方能讓治療事半功倍。

【本文獲「健康醫療網」授權轉載。】

adblk9

會員免費換香港麥當勞叔叔之家慈善基金「愛❤迎蛇年利是封」及揮春!

會員免費換香港麥當勞叔叔之家慈善基金「愛❤迎蛇年利是封」及揮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