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
2025-02-20 04:30:31
日報

治療尿失禁 改善生活質素

分享:
尿失禁

治療尿失禁 改善生活質素

數據指出,尿失禁影響約兩成女士;或者有人認為這是正常的生理轉變,年紀漸長便會出現。婦產科專科醫生于春紅指,雖然年紀大的尿失禁風險較高,但不代表不能處理,只要面對問題並接受適當治療,便可找回生活質素。

于春紅續指,尿失禁的分類中,較多是腹腔受壓引致的壓力性尿失禁;其次是膀胱過分敏感的急迫性尿失禁,亦有患者同時出現兩種成因的混合性尿失禁。尿失禁影響女士較多,原因是懷孕、生產、停經等風險因素都是女性獨有的生理過程;而其他高危人士包括肥胖、有長期咳嗽、便秘問題者或患有膀胱過度活躍症的人士。

尿失禁

于春紅指沒有徵狀的女士也可做盆底肌肉運動,以收預防之效。

問診判斷嚴重性

判斷尿失禁的嚴重程度,醫生首先會問症,于春紅表示,「首先是發生的次數,如果咳或打噴嚏才有,沒感冒就沒事的,情況相對輕微;若每天總會發生幾次,就比較嚴重。另外是失禁的量,有些患者表示每次只滲幾滴尿,有些則整泡尿都走出來。第三是有否需要用額外衛生用品如衛生巾、紙尿褲。最後就是否影響日常生活,如避免出門、不搭長途車等,從而評估問題嚴重性。」

膀胱日記了解病情

醫生亦會作臨床檢查,如叫患者躺在床上咳嗽,查看有否尿滲出現。而較客觀的有尿動力測試,利用儀器評估尿道及膀胱的壓力變化。于春紅補充,「尿頻、尿滲的病人,我們也建議她們寫『膀胱日記』,記下喝水、小便的時間和分量,也寫下尿滲的情況,如當時正在做甚麼等,有助醫生了解情況。」
 

adblk6
尿失禁

乘搭公共交通工具時,不妨做盆底肌肉運動。

減輕體內壓力

針對壓力性尿失禁,可先嘗試保守治療,即排除高危因素,如飲食增加纖維攝取避免便秘、肥胖者嘗試減重,另外就是做盆底肌肉運動。于春紅解釋,「盆底肌肉由肌肉、韌帶及筋膜組成,承托盆腔內的器官。強化盆底肌肉可以改善及預防尿失禁問題。」如果保守治療無效,便要考慮手術,將一條纖維帶放入體內以控制病情。「手術比起以前要開刀的簡單得多,順利的話1小時完成,一般觀察一晚,小便回復正常的話第二天就可出院。」

改善小便習慣

至於急迫性尿失禁,除了盆底肌肉運動之外,還可透過改善小便習慣及藥物治療以減輕尿急尿頻症狀。于春紅指出,「有些女士以為忍尿不好,每隔一會便上廁所,有點矯枉過正。每天日間小便約6至7次、每次有200至250毫升的尿量,是比較合理的次數和分量。另外,晚上避免喝太多水、湯、水果等,就可減少夜尿次數。」

盆底肌肉運動
運動分持續性收縮(慢組)運動和快速收縮(快組)運動,分別針對壓力性尿失禁及急迫性尿失禁,建議每日做3次運動,每次都包括快組和慢組運動。
1.何時何地,站著、坐著或躺卧時都可隨時開始。
2.慢慢(慢組)或快速(快組)收縮肛門周圍、陰道口及尿道口的盆底肌肉,保持收縮8至10秒(慢組)或1至2秒(快組),然後放鬆5至10秒(慢組)或1秒(快組)。
3.重複做30至40下(慢組)或10至20下(快組)。

【限時激減】800 amFUN 2盒!1200 amFUN 4盒!

新谷酵素益腸活酵素限時激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