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流感一個月死137人 RSV夾擊 風險增3倍
本港流感疫情已經進入高峰期,從1月初至2月初的短短一個月內,已有超過240宗嚴重或死亡個案被通報,其中137宗為死亡病例。流感不只本身是一種嚴重的疾病,還可能增加感染其他病毒或細菌的風險。
冬季期間上呼吸道疾病包括新冠病毒和RSV(呼吸道合胞病毒)特別活躍,感染及傳染病科專科醫生連慰慈表示,「若流感與RSV同時感染,患者的嚴重或死亡風險可能增加1至3倍。」
症狀相似
持續出現症狀
‧持續性咳嗽
‧高燒不退
‧神志開始不清
‧感到很累
‧食慾不振
連慰慈指,流感和其他呼吸道感染致病原,例如RSV、腺病毒和鼻病毒等症狀相類似,通常包括發燒、疲倦、咳嗽、流鼻水、氣促等。如有併發症出現,例如有肺炎或者脫水的情況,就可能會引起呼吸急促或者胸口痛。流感和RSV等上呼吸道病毒感染可能引起肺炎、支氣管炎或中耳炎等併發症。

連慰慈強調未接種疫苗者的重症風險特別高。
5大高危人士
對於高危群體,特別是嬰幼兒、65歲以上的長者和患有糖尿病、心臟病或慢性肺病的人士,需要特別提高警覺,若出現發燒或呼吸道症狀,應立即就醫。
一般人士若懷疑感染流感或RSV,建議使用快測檢查,並保持良好的衛生習慣,攝取充足的水分和休息,有助增強抵抗力應對感染,避免將病毒傳染給家人。由於一般流感或RSV感染理論上會在2至5天內康復,如持續出現症狀(表),便要及時求醫。
RSV無藥醫 預防最緊要
治療方面,目前流感有特效藥可供使用,最佳使用時間為發病後48至72小時內,能顯著減輕症狀並縮短病程。然而,RSV目前尚無特效藥,治療主要是紓緩性的治療,對於重症患者,可能需要住院,並接受氧氣治療或其他預防細菌感染的治療。連慰慈指,「目前RSV沒有針對性的治療,所以預防非常重要。」

高危人士感染流感或RSV的風險,遠高於接種疫苗出現副作用的風險。
疫苗減感染及重症風險
接種疫苗是預防流感和RSV最安全和有效的方法,能減少感染及重症風險。目前市面上有兩種RSV疫苗:一種針對長者,另一種適合長者及32至36周的孕婦,以預防她們的初生嬰兒感染RSV。連慰慈建議高危人士接種流感疫苗,以保護自己免受病毒侵害。
目前長者流感疫苗的接種率仍未達到50%,連慰慈認為可能與市民對疫苗的誤解有關。接種疫苗後或出現局部不適,例如針口紅腫、疼痛、疲倦或輕微發燒等,都屬較輕微副作用,並於一至兩天內自行消退。「雖然以往在數百萬人中會有一些罕見的神經線併發症案例,但這些個案與疫苗的直接關係仍未得到證實。」
除接種疫苗,保持良好的個人衛生也有助防止流感和其他病毒傳播。冬季人們常在室內聚集,應注意空氣流通,必要時佩戴口罩。此外,定期洗手、避免與患者接觸、保持良好的生活和飲食習慣,都可降低感染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