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往肥胖只是一個形容身形的詞語,不過近年世衛已將之訂明為疾病——「肥胖症」。惟不少人減肥不得其法,如上網購買非法的減肥藥物引致嚴重副作用,又或因為搖搖效應而體重反彈,比減磅前更重。
急症科專科醫生司徒敬豪表示,現時肥胖人口不斷上升,就如傳染病般由富有國家傳到中產國家,「現時食物供應過剩,24x7都可找到東西吃;而工作環境由過往體力勞動為主,變成經常坐在電腦前面;再加上生活壓力大,睡眠不足、運動少,自然而然肥胖人士愈來愈多,過往心血管疾病七、八十歲才有,現在三十多歲便開始出現。」
與常見死亡原因有關
最常見死亡原因包括了癌症、肺炎及心腦血管疾病,原來這些跟肥胖都有關係。司徒敬豪解釋,「與肥胖關係最直接是三高,容易引致心臟病、中風等;癌症方面,原來肥胖都會刺激癌細胞的生長,肥胖者患腸癌的風險亦較高;雖然患肺炎與肥胖無關,但發現無論新冠肺炎和流感等,肥胖者的呼吸會差一點,死亡風險也較高。肥胖可說是牽一髮動全身。」
亂減易出事
減肥方法有很多,不少人都會道聽塗說便自行試用。「曾有人上網自行購買非法的減肥藥丸,會令心跳加快以達減肥效果。服食一段時間後突然聽到怪聲,又看見鬼影,最後要入急症室搶救,原來是副作用太強,令他產生幻覺。因為減肥導致健康問題得不償失。」司徒敬豪續指,「另外,坊間有很多減肥方法,其實都可短期內減輕體重,但往往會出現搖搖效應,令你體重反彈,甚至比以前更重;另一方面,當體重下降到達某個水平,即使繼續減肥的行為,體重也不再下降,亦即是平台期。這些都是因為身體的荷爾蒙機制,為保住你不會餓死而出現的情況。」
提升飽腹感
近年用於治療糖尿病的腸泌素類似物(GLP-1 RA),現在可作減肥用途。司徒敬豪解釋,「對於為食、吃得太多的人,每日注射一次,令飢餓荷爾蒙減低,飽腹感提升,於是就不會渴求食物。以此方法減肥,3個月時間大約可減重10%至15%,而患者在這段時間要學習何謂健康的食物、運動和生活,做足這三項之後便毋須再打針。」司徒敬豪補充,體重減少5%至10%,例如200磅人士減重10至20磅,可大大減低心臟病和癌症風險,在往後日子健康快樂地生活。惟腸泌素類似物或產生飽脹、便秘等輕微副作用,而甲狀腺和胰腺有問題人士則未必適合使用。
成功減去20磅
早前有一名從內地來港醫療旅遊的女士,原本體重約200磅,經過3個月的腸泌素類似物針劑療程,成功減去了20磅,原本在社交媒體分享相片時要用到濾鏡最強效果,現在只須稍微修飾便可。司徒敬豪最後建議,減肥人士不要在網上購買非醫生處方藥物,應在醫生的監察下減肥;減肥是終身事業,務必要遵從健康生活、健康飲食和運動三大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