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港人在兒童時期曾感染水痘,雖然水痘不算是嚴重疾病,但原來一次感染,一生風險!皮膚及性病專科陳湧醫生表示,即便水痘痊癒,病毒仍會終生潛伏於脊椎神經內,並可在多年後復發引致「帶狀疱疹」,即俗稱的「生蛇」。若延誤診治,不但會令皮膚傷口發炎潰瘍,更有機會出現後遺神經痛,需要長時間服用止痛藥物,影響日常生活。
幾乎每位成年人都有機會「生蛇」
據統計,98%的香港50歲或以上人士^曾患水痘,意味著全港幾乎每位成年人都有「生蛇」危機。當身體免疫力減弱時,在脊椎神經內「休眠」的水痘病毒就會「甦醒」。陳醫生指,隨著年齡增長,人體免疫力會開始轉差,故50歲或以上人士整體「生蛇」發病率普遍較高;患有長期病患如糖尿病、高血壓及癌症病人等,亦屬高危一族。值得留意的是,工作忙碌、睡眠不足,以及精神壓力大,例如當前面對新冠疫情,對個人健康及經濟前景充滿憂慮等因素都會令免疫力下降,從而增加「生蛇」風險。
^樣本數目=100
早期病徵不明顯 「生蛇」上面可致面癱或眼盲
陳醫生續指,由於「生蛇」早期病徵不明顯,症狀與感冒相似,如身體疲倦、頭暈、發燒及腸胃不適等,皮膚亦沒有明顯變化,只是偶有痕癢、疼痛或麻痺感,容易令人誤以為是其他皮膚問題,忽略「生蛇」的可能性:「曾有一位男士,他誤以為額頭長出的紅點是暗瘡,沒有多加理會;及後眼周位置出現紅疹及灼熱感,求診下方知『生蛇』。」
陳醫生解釋,在2至3日發病期內,病毒會開始沿著人體神經走到皮膚表面,形成帶狀的紅疹和水泡,一般見於背部、腰部及胸口處,亦有機會侵襲面部神經線:「一旦『生蛇』上眼或上耳,感染到眼角膜或耳部,可影響視力,耳內或外出現疼痛的水泡,導致耳鳴,嚴重甚至失明或喪失聽覺。有部分嚴重個案,患者更會患上『拉姆齊亨特綜合症』(Ramsay hunt syndrome)出現面癱,面部肌肉因此癱瘓而導致眼睛不能閉上、口眼歪斜、口齒不清等,若不及時接受治療,有可能造成不可逆轉的傷害。」
把握治療黃金72小時 延醫可致後遺神經痛
問到坊間流傳「生蛇圍繞身體一圈會致命」,陳醫生直斥說法並無醫學根據:「人體神經線分別存在於身體左右兩側,而『生蛇』一般只會出現在其中一條神經線上,兩邊同時發病的機率極低。」
雖然「生蛇」鮮有死亡個案,但其併發症絕對不容忽視。較常見的併發症有皮膚傷口發炎,而多達30%的患者「生蛇」後更會出現後遺神經痛。陳醫生強調,如身體或面部出現紅疹,應盡快求醫,由醫生診斷是否「生蛇」。而紅疹首發72小時內為治療「生蛇」黃金時間,服用抗病毒藥物可有效紓緩皮膚痕癢及疼痛等症狀,減低出現後遺神經痛機會,然而不少患者卻錯過治療「生蛇」的黃金72小時:「後遺神經痛有機會於『生蛇』後數個月內消失,但亦有可能持續多年,甚至伴隨餘生。曾有一位60多歲的男病人因錯過『生蛇』治療黃金期,腰部經常感覺到異常劇痛,出現類似針刺、火燒的感覺,情況持續數月,只能依靠口服止痛藥及注射藥物減輕痛楚。」
年屆50歲人士應尋求醫生專業意見
既然免疫力下降是誘發「生蛇」關鍵,日常除了應多休息、勤做運動、均衡飲食等來增強免疫力外,陳醫生亦建議年屆50歲或以上及早預防「生蛇」,特別是免疫力相對較低的長期病患者如糖尿病和慢性呼吸道疾病等。然而,美國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CDC)均建議長者接種帶狀疱疹疫苗預防「生蛇」。
陳醫生提醒,注意疫苗接種相隔的時間,常見副作用包括注射部位腫痛、肌肉疼痛、疲倦及頭痛等,平均持續2至3日症狀就會消失。即使不確定曾否患有水痘或過往曾經生蛇,均建議在尋求家庭醫生專業意見,預防「生蛇」來襲。
此專欄由葛蘭素史克支持。資料由醫生提供作健康教育用途。如有任何問題請向醫生諮詢。
NP-HK-HZX-ADVR-220001 (01/2024) Date of preparation: 20/02/2022
參考資料
- Weinberg JM. J Am Acad Dermatol 2007;57:S130–135;
- Centre of Health Protection. Seroprevalence rate of Varicella zoster virus antibodies in Hong Kong. Available at https://www.chp.gov.hk/en/statistics/data/10/641/701/3691.html (Accessed in February 2022).
- Kim YJ, et al. Recurrence Rate of Herpes Zoster and Its Risk Factors: a Population-based Cohort Study. J Korean Med Sci. 2018 Dec 20;34(2)
- Kimberlin DW, et al. N Engl J Med. 2007 Mar;356(13):1338-43.
- Marra F et al. Open Forum Infect Dis 2020;7:1–8
- Zandian A et al. Med Sci Monit 2014;20:83–90
- Kawai K et al. BMJ Open 2014;4:e004833
- 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MMWR. 2018 Jan;67(3):10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