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除了關心小朋友的身體健康外,亦會很關注其身高。身高有大約七至八成是由遺傳基因決定,所以如果父母身高比較高,子女將來也會比較高大。但若小朋友的身高在同年齡同種族和性別的小朋友當中,屬最矮小的2%,就建議找醫生檢查和評估。
兒科專科醫生徐梓筠指出,小朋友隨年齡增長有不同的生長速度。「醫生會根據小朋友的年齡和性別,以及透過生長曲線圖來評估他們的身高體重。在2020年,衛生署、香港中文大學兒科學系和香港大學兒童及青少年科學系共同進行『香港生長研究』,製訂了最新的香港生長圖表。」家長不妨以此參考和記錄小朋友的成長。
須配合營養及睡眠
遺傳基因決定了70%至80%小朋友將來的身高,但當然也要配合足夠的營養、睡眠和良好生活習慣。徐梓筠續指,「均衡飲食為對成長非常重要,任何食物內都有營養,重點是要均衡及分量足夠以配合兒童的成長所需,當中足夠的蛋白質尤其重要。另一方面,生長荷爾蒙在睡眠後才會分泌出來,尤其是剛進入深層睡眠的慢波期,即約晚上10時至凌晨2時。所以如果經常睡眠不足、很晚入睡,對生長發育都有一定的影響。」
矮小症分兩類
如果小朋友身高在同年齡同種族和性別的人當中,屬最矮小的2%,便有可能患上矮小症。成因可分為病理性及非病理性,前者包括內分泌疾病如生長激素缺乏症、慢性腎衰竭、染色體異常疾病如特納氏綜合症,遺傳疾病如普拉德威利綜合症和SHOX基因突變等。至於非病理性原因包括家族性身材矮小、發育遲緩及特發性矮小症等。
生長激素助長高
對於生長激素缺乏症、特納氏綜合症、普拉德威利綜合症、SHOX基因突變、慢性腎衰竭而令身材矮小的小朋友,現時可透過注射生長激素作治療。徐梓筠解釋,「生長激素是一種蛋白質,由腦下垂體分泌。生長激素對於身高發育、新陳代謝有不同的作用,不過最主要影響的就是身高。生長激素在醫學上已使用了數十年,安全性高。如在醫生建議及監察下使用,一般不會出現大問題。當然也有些較為嚴重且罕見的副作用,例如股骨頭骨骺滑脫(Slipped Capital Femoral Epiphysis),那便需要手術治療。」
有疑問及早處理
女孩子青春期約在7至12歲開始,男孩子則在9至14歲開始,若要治療矮小症,最好在青春期之前、生長板未閉合時處理,家長應密切留意小朋友的生長發育。
如果發現子女生長速度有不尋常的情況和趨勢,例如生長速度變慢、過早突然長高或開始發育,又或是較同齡矮小,建議及早找兒科醫生跟進和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