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
2022-08-18 04:29:18
日報

癌症|大腸癌 預防有法

分享:
大腸癌 預防有法

大腸癌 預防有法

大腸癌在很多發達國家中,已成為重要的健康問題。在本港,大腸癌新症數目由2009的4,335宗,不斷飆升至2018年高峰的5,634宗。雖然2019年最新數據,大腸癌新症個案輕微回落至5,556宗,死亡個案為2,174宗,但仍是本港第二號癌症殺手。因此對於大腸癌,預防或及早採用最合適的治療方案,非常重要。

外科專科醫生王喬峯表示,根據2019年香港癌症資料統計中心數據,超過一半大腸癌患者於第一(佔9.3%)、二(佔21.1%)或三(佔26.3%)期確診,即表示癌症未出現全身性轉移,此階段以外科手術切除腫瘤和清除淋巴結,是最有效的根治方案。

adblk6
王喬峯

王喬峯指大腸癌可預防,出現疑似徵狀宜即求醫評估。

手術後或須化療

「對於部分原位或極早期的腸癌,在細心評估後,醫生可為病人做內窺鏡黏膜下剝離手術,用內窺鏡把腫瘤從腸壁切除。」王喬峯續指,「對於已出現局部淋巴結轉移的第三期患者,由於復發風險較高(5年復發率可達三成),一般建議手術後盡早接受輔助化療,減低復發風險。」至於部分第二期患者,如果出現高風險因素,例如手術切除的邊緣與癌細胞相近,或淋巴結採樣數量不足;顯微鏡下呈現細胞低分化腺癌、淋巴血管或神經周邊侵害;患者求醫時已出現腸塞或腫瘤破裂等,都應在手術後接受輔助化療。

晚期藥物為主

如發現腫瘤時已出現全身性轉移(第四期),外科醫生和腫瘤科醫生會聯合會診。這階段治療一般以藥物為主,例如以混合式化療配合標靶藥物或免疫治療等。部分只出現肝轉移的腸癌病人藥物治療效果理想,最後更能一併接受腸癌和肝轉移灶的治療手術,提升存活機會。

放射治療助保留肛門

至於放射治療,一般少用於結腸癌,較多用在直腸癌治療。王喬峯認為,「對於中低位直腸癌的患者,如果磁力共振檢查發現有侵犯到腸壁漿膜層以上,或局部淋巴結轉移的情況,會建議先安排術前放射治療並配合藥物治療,縮小腫瘤體積,讓根治手術更有把握,從而降低復發風險。而對於許多低位直腸癌的患者,腫瘤體積縮小亦令手術後有更大機會保留肛門。」

adblk7
大腸癌

腸癌從正常細胞變異成癌細胞需時5至10年,定期大腸鏡檢查可有效預防。

變異需5至10年

王喬峯強調,大腸癌是可以預防的,「大腸癌當中超過95%屬於腺癌,由大腸黏膜腺細胞演變而成。從正常細胞變異成癌細胞的時間往往長達5至10年,其間經歷多次基因突變,由正常黏膜變成息肉,再由息肉轉變為腸癌。若在這期間做大腸鏡檢查,能有效偵測和切除息肉,預防腸癌形成。有時在檢查當中發現較大的息肉,外科醫生亦可在同一程序中即時施以內窺鏡黏膜切除手術,把大息肉整顆切除。」因此,如果家族有大腸癌病史、過往曾接受腸鏡檢查發現管狀或腺性息肉,或已經出現腸道症狀(如大便習慣改變、大便出血等),都應盡早接受專科醫生評估,安排適當檢查,防患於未然。

會員免費換香港麥當勞叔叔之家慈善基金「愛❤迎蛇年利是封」及揮春!

會員免費換香港麥當勞叔叔之家慈善基金「愛❤迎蛇年利是封」及揮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