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晚期大腸癌 三線治療新選擇
香港癌症資料統計中心最新數據指出,2021年大腸癌共有5,899宗新症,為第二常見癌症。和黃醫藥自主研發的大腸癌標靶治療藥物呋喹替尼(fruquintinib),剛得到美國食品及藥物管理局批准,可以用於晚期大腸癌作為第三線治療,讓患者有多一個希望。

50歲以上定期接受大腸鏡檢查或大腸癌篩查,有助預防大腸癌。
延長存活期
癌症患者當進入晚期,而且一線及二線治療變得無效時,幾乎等於絕望,又或須用上化療,對生活質素造成很大影響。內科腫瘤科專科醫生莫樹錦表示,「患者會有一段時間面對癌症,治療目的最好是根治,若到了不能根治的地步,則希望可控制腫瘤,能夠帶病正常生活。」腫瘤需要血管提供營養,呋喹替尼的作用就是控制腫瘤的血管生長,達到控病效果。有691位患者參與的第三期臨床研究發現,呋喹替尼相比安慰劑,能夠將存活期中位數由4.8個月延長至7.4個月。

(左起)陳偉傑、和黃醫藥主席杜志強、莫樹錦。
望加快入藥
病友組織「同路人同盟」主席陳偉傑坦言,癌症患者或時日無多,愈多新藥出現代表患者得到合適治療的機會愈多,「而且不單救了病人,也救了病人整個家庭。」而對於「1+」藥物註冊機制,陳偉傑期望可助加快引入新藥,例如內地研發藥物毋須再等外國核准,繞一個圈才能在港使用,讓患者多一線生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