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
2021-12-13 04:30:00
日報

疫情新常態 仍需定期癌症篩查

分享:
廖敬賢指疫情放緩下,癌症篩查率仍然大幅下跌。

廖敬賢指疫情放緩下,癌症篩查率仍然大幅下跌。

癌症是香港頭號殺手,2019年便有近15,000人因癌症死亡,佔全港死亡人數逾三成。癌症篩查可以及早發現癌症,提高治療成效,不過香港防癌會調查發現,疫情之下癌症篩查率下跌,而今年疫年緩和仍未見數字顯著回升,或致患者延遲診治。

香港防癌會癌症教育小組委員會主席廖敬賢醫生表示,癌症篩查是指通過有系統的方法,向沒有癌症徵狀的人士作檢測,如能及早發現,可提高療效,「例如大腸癌篩查可減68%死亡率;子宮頸癌篩查更可減發病率達65%。」

跌幅仍達四成

疫情持續兩年,港人不少生活習慣都有改變。香港防癌會為了解市民有否忽視了身體檢查甚至癌症篩查,作出問卷調查,並得到1,002份有效回覆。廖敬賢指出,「雖然受訪者大部分都同意延遲體檢及癌症篩查,會引致延誤確診,並認為回復定期體檢及癌症篩查十分重要,可是即使現時疫情趨緩和,仍未追回跌幅。相比疫情前的乳癌、子宮頸癌和大腸癌篩查比率,2020年疫情嚴重時下跌31%至70%不等,但到今年仍然有26%至44%的跌幅,其中大腸鏡的跌幅最大,或與糞便可傳染新冠病毒有關。而長者篩查率的跌幅較為嚴重。」

採取拖字訣

至於減少體檢及癌症篩查的原因,受訪者會擔心診所或醫院多人聚集增加感染風險(55%),亦有因為家人擔心而減少到醫院等地方(20%);也有人認為體檢和篩查並非急需,採取拖字訣(36%);或有徵狀才會去檢查(34%)。廖敬賢認為,「若出現徵狀才檢查可能為時已晚,臨床上亦見過有患者因延遲篩查,確診癌症時已出現轉移;另外,年齡增長是癌症主要風險因素,長者更應定期接受癌症篩查。其實只要做足衛生防護措施,如接種疫苗、戴口罩及勤洗手,已可大大減低感染風險。」

建議配合樂悠咭宣傳

面對新常態,香港防癌會呼籲大眾在可行情況下,例如疫情放緩的時候,恢復接受癌症篩查,減低癌症發病率及死亡風險。同時建議政府現可考慮全面恢復因疫情而暫停或有限度提供的癌症篩查服務;並考慮向高風險人士發出邀請,建議他們接受癌症篩查,例如配合60歲或以上人士申請「樂悠咭」時,加強癌症篩查宣傳。

adblk6
大腸鏡是跌幅最大的癌症篩查。

大腸鏡是跌幅最大的癌症篩查。

疫情新常態 仍需定期癌症篩查

立即更新/下載AM730手機APP 體驗升級功能

全新會員積分獎賞計劃 打開App進入會員專區體驗升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