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癌症是本港十大死因的榜首,患癌人數有增無減。傳統的癌症治療方法如手術、化療(抗癌藥)和放射治療等,都可能產生副作用,引致生理的損傷和因功能紊亂而出現的病理變化。因此,透過營養和飲食紓緩這些副作用,日益受到重視,美國學者更從日本米的米糠中,提取到有助癌症病人紓緩治療副作用的成分。
加拿大麥基爾大學人體營養學碩士Michelle Lau表示,「化療是以毒性藥物(Cytotoxic Drugs)消滅或抑制癌細胞,破壞腫瘤細胞增生的能力,但同時體內正常的細胞亦不能倖免地被破壞。」癌症病人化療期間的毒副作用,有時會嚴重威脅患者的健康。
影響生活質素
當化療藥物進入體內後,代謝器官如肝、腎的功能運作受阻,不能完全將體內代謝產生的廢物和毒素排出體外。因此,接受化療的病人經常會出現一些不適的反應,例如脫髮、吞嚥困難、食慾不振、營養失調等。這些副作用很多時候都困擾著他們,令日常飲食受到限制,影響生活質素,導致情緒低落、精神萎靡。
胃口欠佳影響抗病
胃口欠佳是不少癌症病人的共同情況,但偏偏他們其實最需要多些營養來幫助抗癌。一般建議,癌症病人應根據他們的體重,每公斤體重每日最少要攝取25至30卡路里,如果出現營養不良或體重下降,或會影響抗癌的效果。
「所以改善病人胃口很重要,」Michelle指,「癌症病人的身體,比起一般人需要更多的蛋白質和能量,去對抗癌細胞所造成的炎症。因此必須注意飲食要均衡,兩餐之間可以吃小量開胃的小食,改善胃口。食療的例子有洋蔥、薑、米糠等。」
米蕈助免疫調節
米糠怎樣吃?Michelle指出,米糠含有大約5%的水溶性食物纖維,卻難以直接進食消化,須經過3個月時間生物分解,提取製出「米蕈」供直接食用。「米蕈是1992年首次在日本米發現。美國加州UCLA/Drew醫科大學的免疫學權威M. Ghoneum教授發現,米蕈中所含的阿拉伯木聚糖,具有免疫調節的作用,恢復腫瘤導致的天然免疫系統失衡,輔助常規的癌症療法。」
整體營養充足均衡
我們日常吃白米,由於已去掉米糠,所含的米蕈很少。而米蕈經過提取和乾燥之後,會變成粉狀,容易溶於水,所以加進日常的飯和粥中都很方便。但Michelle提醒,癌症病人食療並非單靠米蕈便可,最重要的是整體營養充足均衡,並戒煙、少酒,避免吃加工肉類等。

Michelle指患者如沒有充足而均衡的營養,或影響抗癌效果。

米蕈含阿拉伯木聚糖,具有免疫調節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