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癌是本港女性最常見的癌症,單計2018年已有超過4,600宗新症。雖然現有針對HER2型乳癌的標靶治療,可是香港仍然未將國際指引建議的雙標靶藥物治療組合納入藥物名冊。全球華人乳癌組織聯盟希望政府加快檢視常規指引,將術後雙標靶藥物納入常規治療,讓患者得到適切治療。
臨床腫瘤科專科醫生陳穎樂指出,乳癌在香港的發病率持續上升,更是女性癌症殺手第三位,每年逾700人死亡。乳癌可以粗略分為荷爾蒙型、HER2型和三陰性乳癌,當中HER2型佔約20%,亦算「較惡」的一種,癌細胞生長及擴散速度較快,復發率及死亡率亦頗高。
死亡及復發風險減28%
針對HER2型乳癌,現時本港的常規治療為手術之後採用一年的標靶藥物曲妥珠單抗(Trastuzumab)再配合化療,以消滅體內的癌細胞,減低復發或擴散風險。陳穎樂表示,「惟根據一個長達10年的大型追蹤研究,部分高危患者仍然要面對25%至30%的復發或死亡風險。」而另一個研究則顯示,針對高復發風險的HER2型乳癌患者,在手術後採用「曲妥珠單抗+帕妥珠單抗(Pertuzumab)+化療」的雙標靶藥物治療,比單標靶更有效減低復發或死亡風險達28%。因此五大國際乳癌治療指引亦建議,如已出現淋巴擴散或其他高危因素的早期HER2型乳癌患者,應接受術後雙標靶治療。
用藥或受限
香港每年平均約有230名早期高危HER2型乳癌患者,適合術後雙標靶治療,可是實際用藥比例只有15%。陳穎樂解釋,「本港約九成患者在確診後首6個月會到公立醫院診治,而且當新藥或治療方案未納入藥物名冊,醫生用藥或會受限制。」事實上中國、英國、德國、瑞士及意大利等國家自2018年已將有關藥物組合納入常規治療並提供援助,而香港至今尚未將之納入藥物名冊,更未提供藥費資助。
缺乏全面認知
全球華人乳癌組織聯盟於5月至6月作出網上問卷調查,以了解乳癌患者對現時治療的認知,成功收集到168份有效回覆,結果發現有32%的HER2型乳癌患者未聽過術後雙標靶治療;同時大部分受訪者會根據醫生建議(98%)和治療費用(85%)選擇治療方案,但只有35%患者會依國際指引。全球華人乳癌組織聯盟主席王天鳳指,「結果反映患者對治療方案缺乏全面認知,如可積極了解乳癌資訊、相關治療方案,以及有臨床數據支持的國際建議,有助與醫生溝通並提升對治療的信心及成效。」
望早納入常規治療
至於對政府入藥的期望,65%受訪者希望公立醫院在6個月內會引入FDA批准使用的新藥或治療方案,可是陳穎樂指現時的審批流程長達1至5年,與公眾期望有頗大落差。王天鳳建議政府可加快檢視常規指引,並與國際治療指引接軌,將術後雙標靶治療納入常規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