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
2021-11-01 04:30:00
日報

重點定位治療 減前列腺癌後遺症

分享:

尿頻、夜尿多,但小便時又見困難,有尿意卻無法排清的感覺,相信是不少「登陸」男士的心聲。除了可能是前列腺增生現象,更有可能不幸患上前列腺癌。前列腺癌在男性癌症中排行首三位,雖然腫瘤的進程相對緩慢,但治療後有可能出現尿失禁和性功能障礙,令不少男士卻步。

中文大學醫學院近年引入重點定位治療,透過不同強度的能量如高強度聚焦超聲波(HI-FU)、微波等,治療前列腺腫瘤減少併發症。用HI-FU治療腫瘤,5年以來的成功率接近九成,箇中關鍵是選擇適合的病人,再配合最新的超聲波磁力共振融合技術,令手術變得更為精準。

增加抽針準確度

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外科學系助理教授張源津指出,「磁力共振(MRI)超聲波融合技術至今已成為前列腺癌檢查的國際標準,所有前列腺指數PSA高於4的人,先做MRI檢查才接受抽組織化驗。」

以前沒有融合技術,醫生主要靠自己的經驗及超聲波的影像引導,估計懷疑有前列腺腫瘤的位置抽針。可是,在抽針觸碰前列腺時,前列腺會隨之變形,影響落針的準確度。特別是當前列腺腫瘤體積較小的時候,抽針過程便有可能出現誤差。後來發展出將MRI及超聲波兩者影像融合技術,讓醫生更準確知道前列腺腫瘤的位置,不但增加抽針的準確度,更提高之後手術治療的成功率,增加病人存活機會。

外在能量作治療

張源津表示,「有了先進而成熟的檢查技術,醫學界致力研究在控制癌症的同時,如何能減少治療帶來的後遺症。近年醫學界提倡重點定位治療(Focal therapy),用外在的能量,包括熱能、冷凍、HI-FU治療腫瘤,無論用哪種治療,都必須確定腫瘤的位置,即代表要用融合技術協助。至於選用哪種能量,要視乎腫瘤的大小和位置等。」

在香港,目前中文大學醫學院較早引入重點定位治療,常用的能量是用HI-FU治療癌腫瘤,另外也會以研究形式用微波治療,邀請合適的病人參與研究。

減失禁性功能障礙

張源津稱,「過往的研究指出,HI-FU的5年治療成功率接近九成,真正做到癌症控制,減低併發症,即使真的復發,也可考慮傳統手術方法。」最重要是術後後遺症極少,由於尿控要靠在前列腺末端的括約肌,發放能量時可避免破壞括約肌,將失禁的風險減至最低。而且局部治療只在某一位置進行,大大減少如負責性功能的神經線受損的風險。

利用融合技術將超波聲和磁力共振影像結合將前列腺腫瘤定位,再配合微波或HI-FU治療,大大提高治療成效。

利用融合技術將超波聲和磁力共振影像結合將前列腺腫瘤定位,再配合微波或HI-FU治療,大大提高治療成效。

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外科學系助理教授張源津。

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外科學系助理教授張源津。

重點定位治療 減前列腺癌後遺症

立即更新/下載AM730手機APP 體驗升級功能

全新會員積分獎賞計劃 打開App進入會員專區體驗升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