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
2025-02-13 15:30:00

發燒時強行退燒或增死亡風險?醫生揭3情況才需退燒

分享:
發燒時強行退燒或增死亡風險?醫生揭3情況才需退燒

發燒時強行退燒或增死亡風險?醫生揭3情況才需退燒

發燒時第一時間退燒竟然不正確?有醫生指出,發燒時立刻服用退燒藥退燒,有可能會弄巧反拙,令病程更長。醫生指出,適當的體溫升高對身體有好處,只有3種情況下需要及時退燒。

發燒3大好處增免疫力

家庭醫學科醫生李思賢在其facebook專頁上分享指,很多人一旦發燒便立即服用退燒藥,認為降溫能加快康復。不過,發燒其實是身體抵抗病原體的一種重要防禦機制,適當的體溫上升能夠增強免疫系統的功能,幫助更有效地清除病原體。以下是發燒的幾個好處:

  • 提高免疫活性:促進白血球的移動與增生,增強免疫反應。
  • 抑制病原體生長:很多細菌與病毒在高溫環境下難以繁殖。
  • 強化吞噬作用:提升巨噬細胞等免疫細胞的殺菌能力。

發燒與免疫反應的關係

李醫生引用2021年發表於《Biology》期刊的研究指,體溫超過38°C時,體內的樹突細胞和T細胞的遷移與活化會增強,並促進細胞因子的生成,使身體免疫效能提升。此外,T細胞的功能也會增強,有助增強抗感染能力。相反,如果體溫低於36°C時,可能抑制免疫反應,降低淋巴細胞的循環與遷移,使抗原呈現能力下降,甚至增加敗血症等重症患者的死亡風險。
 

adblk6
發燒|找不到發燒原因?只要符合以下其中一個條件,就屬於不明熱 發燒|找不到發燒原因?只要符合以下其中一個條件,就屬於不明熱 發燒|找不到發燒原因?只要符合以下其中一個條件,就屬於不明熱

不發燒可能更易喪命?

至於為甚麼年長者受感染卻不會發燒?李醫生解釋指,年長者發燒反應通常較年輕人弱,但卻不等於感染較輕,反而可能是免疫功能衰退的警號。

根據2023年發表於《IJTCMR》期刊的研究,感染肺炎的老年患者若無發燒反應,其死亡率顯著上升。低體溫(不發燒)與敗血症患者的高死亡率也存在關聯。亦有研究發現,長壽的百歲人瑞在感染時仍能產生發燒反應,顯示良好的發燒能力與免疫功能有關。

年長者無發燒出現4症狀 或已被感染

不過,值得留意的是若年長者體溫過高,有機會增加心肺負擔,所以年長者是否需要及時退燒需要個別評估。研究顯示,人體的基礎體溫會隨年齡增長而下降,每增加10年,平均基礎體溫約下降0.15°C。

所以,就算年長者體溫未達38°C,只要是比平時高出1.1°C以上,也應小心感染的可能性。當老年人沒有發燒,卻出現以下症狀,就有潛在感染的可能性:

  1. 精神混亂;
  2. 嗜睡;
  3. 跌倒;
  4. 低血壓。 
年長者無發燒出現嗜睡或已被感染。

年長者無發燒出現嗜睡或已被感染。

3情況下才要退燒

李醫生續指,雖然發燒有助於對抗感染,但在某些情況下,適當的退燒仍然必要:

  • 提升舒適度:退燒藥可緩解發燒帶來的頭痛、肌肉痠痛等不適,幫助休息,促進康復。
  • 預防高燒併發症:高燒超過39°C時,或者出現抽搐(如幼兒熱性痙攣)等症狀,適時退燒可降低風險。
  • 特殊人群:嬰幼兒、慢性病患者和免疫功能低下者,需謹慎控制體溫。

李醫生指,退燒藥雖然有效降低體溫,但長期使用可能帶來副作用,如胃部不適、肝臟負擔增加等。所以可以考慮物理降溫方法,如溫水擦拭、補充水分、穿著透氣衣物等。發燒本身是防禦機制,不總是需要立即退燒。重要的是根據個別患者的需求,以及症狀變化,在專業醫療指導下做出最佳決策。

入App免費換走健康產品

入App免費換走健康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