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體每日都需要睡眠,以恢復體力及進行自我修復,而足夠的睡眠更被美國心臟協會(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列為維持心血管健康的第8個關鍵要素,並提出理想的睡眠時間是每晚7至9小時。
加入睡眠
美國心臟協會於2010年提出「7大心法」(Life's Simple 7),分別是控制飲食、恆常運動、不要吸煙,以及維持適中體重、血脂、血糖及血壓水平,直至最近該協會將7大心法提升至「8個生命要素」(Life's Essential 8),除了原有的七個因素外,首次將睡眠列為維持健康的重要因素。
減心臟病風險
該會指出,更新指引是因應愈來愈多研究證明睡眠質素會影響整體健康,並且是心臟疾病的風險因素,睡眠質素較佳的人,體重、血壓或血糖的管理都比較有效。相反,睡眠不足的人,罹患心臟疾病、高血壓和肥胖的機率都較高,故此足充的睡眠對維持健康是不可或缺。
睡7至9小時
根據該會建議,成人每晚最好有7至9小時的睡眠,兒童則需要更多的睡眠,例如五歲以下幼兒應該睡10至16小時。對於不少人都有失眠等睡眠障礙,專家指要做好睡眠衛生,例如睡眠環境要舒適,亦要留意電子產品可能會影響睡眠質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