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睡覺時會開燈,還是關燈才睡?有研究發現,如果睡覺時身體繼續被光線照射,心率會顯著增加,而醒來亦易有胰島素抗阻,長遠會增加罹患心臟病及糖尿病的風險,建議大家睡覺時最好是關燈,並且拉上窗簾,盡量避免被光線照到,不但對健康較好,也有助維持睡眠質素。
中等光下睡一晚已有影響
該項由西北大學范伯格醫學院進行的研究,邀請了一批年齡介乎18至40歲的成人參與,他們分別被安排在能看清環境但不足以閱讀的中等光照,以及微光環境下睡覺。結果發現,只是在中等光照環境下睡了一晚,參加者的心率已經明顯較高,心臟收縮力更大,更甚者是翌晨起來會出現胰島素抗阻。
激活交感神經
研究人員解釋,晚上本來是副交感神經活躍,讓身體處於平靜和放鬆的狀態,從而達到恢復的效果。但光照就令身體出現類似交感神經被激活的效應,引起心跳加速,警覺性增加,身體因而無法休息,對健康非常不利,可能會損害血糖調節和心血管系統,引起心臟病、糖尿病和其他代謝綜合症。
夜燈光線要「貼地」
為避免睡眠受到光線影響,研究人員建議大家睡覺時不要開燈,若需要夜燈則應讓光線盡量貼近地面,並且選用一些刺激性較低的黃紅光,同時亦要利用窗簾、眼罩甚至移動睡床等方法,盡量避開睡覺時有光源照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