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建議糖尿病患者不妨先從睡眠入手,重新回到健康的道路。(互聯網圖片)
早睡早起真的有益健康,一項最新研究發現,習慣晚睡的人,整天的活動量比早睡的人竟然少56%,導致消耗熱量較少,容易形成肥胖等問題,故專家建議糖尿病患者要改變作息模式,以助控制血糖水平。
根據該項在《BMJ Open Diabetes Research & Care》刊載的研究,找來635位二型糖尿病患者,每人要在非慣用手腕戴上電子儀器,24小時記錄身體的活動情況,包括睡眠、休息等行為。結果發現,有25%的參與者屬於較早睡,平均就寢時間為22:52,另23%的人則屬晚睡型,平均就寢時間為00:36。餘下人沒有特別早睡或晚睡習慣。分析後發現早睡組的人,通常有較高的活動機會,而晚睡組的人,活動量只及早睡組的一半。
研究人員指出,雖然尚未完全理解其潛在機制,但晚睡可能加劇不健康行為,如久坐吃東西,可導致體重上升,血壓及血糖控制較差。由於睡得晚代表運動的可能性會降低,故建議糖尿病患者不妨先從睡眠入手,重新回到健康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