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
2022-05-11 04:31:12
日報

肛門生膿瘡 小心變瘻管

分享:
肛門生膿瘡 小心變瘻管

肛門生膿瘡 小心變瘻管

相對肛門瘻管,痔瘡太過深入民心,以致不少人感到肛門不適時,都以為是痔瘡。肛門瘻管同樣造成患者不少困擾,除坐立難安之外,還會有分泌物流出,令內褲變黃,尷尬萬分。

肛門瘻管是指肛門或者直腸內,與肛周外部皮膚相通的管道,這一般由肛門膿腫演變而成,外科專科醫生劉卓靈指,由肛門膿腫變成肛瘻的發生率約26%至38%,至於發病率為每10萬人有8.6人患病,男性患者比例較高,20至50歲人士較常見。

肛門生膿瘡 小心變瘻管
adblk6

腺體受阻感染

肛門內有一些肛門腺,其分泌物有潤滑和保護肛門作用,但肛門腺的開口有時會被糞便等異物阻塞,出現感染並形成膿腫,患者會感到肛門長了一個膿瘡。膿腫會到處尋求「出口」,如往皮膚表面潰破,就會形成肛內和肛周外部皮膚相通的管道,即肛門瘻管。劉卓靈補充,「克隆氏症、曾接受電療和癌症患者,都有可能出現瘻管,不過所佔的個案屬少數。」

adblk7

出血比痔瘡少

患者的肛門周圍會有紅、腫、熱、痛,發炎嚴重可能伴隨發燒、疲倦、打冷震;而肛門瘻管亦可造成肛門疼痛、排便疼痛,令患者坐立不安,同時肛門附近或有肉芽組織增生,日常也會從瘻管流出分泌物,令內褲染黃,並有臭味。至於如何分辨肛門瘻管和痔瘡,劉卓靈表示,「痔瘡常見大便出血,鮮血沾於糞便表面,嚴重甚至噴濺至馬桶;肛門瘻管較少出血,最多只有些少血絲,分泌物會比血多。」

切開瘻管最徹底

醫生會透過麻醉檢查直腸去找出瘻管。較複雜個案亦可先用磁力共振確認瘻管的位置和數量,以及括約肌的影響,再選擇治療方法。劉卓靈解釋,「肛門瘻管切開術會將整條瘻管切開,清膿及讓傷口由底開始愈合,或須數周才完全康復,而這方法的復發風險最低。但如果瘻管是複雜型(例如影響括約肌較多),切開會有失禁風險的話,就要考慮其他手術方法。泄液線手術會將一條泄液線串入瘻管並於體外打結,有助排膿及刺激周圍組織纖維化,然後定期將泄液線圈收緊,給予足夠時間讓括約肌愈合,至最後脫落和瘻管消失。推進皮瓣手術則用直腸內部組織瓣覆蓋腸道的開口,皮膚一方則會刮除瘻管。亦可考慮括約肌間瘻管結紮、內窺鏡消融術等術式。」

勿用力排便

一般來說,術後同一位置復發風險不大,但仍有可能因其他肛門腺發炎、本身病情較複雜、瘻管分支較多、手術未能找到肛門腺開口,又或特殊細菌感染、術後沒有定期覆診等而復發。預防瘻管方面,劉卓靈認為難以預防肛門腺阻塞,但仍有方法盡量避免,「多喝水及攝取足夠纖維,讓排便暢順;切勿用力排便或收緊肛門;排便後浸暖水或用花灑沖洗保持清潔;若肛門出現膿瘡,宜盡早處理避免變成瘻管。」

立即更新/下載AM730手機APP 體驗升級功能

全新會員積分獎賞計劃 打開App進入會員專區體驗升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