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港患慢性腎病的人不少,隨著他們的腎功能減退,有可能出現各種併發症,其中一種是「腎性貧血」,若不處理可影響多個器官,因此建議慢性腎病患者留意身體狀況,一旦有腎性貧血可藉「補血針」改善。
腎病科專科醫生葉逸軒以工廠流程為比喻,解釋貧血原因,「骨髓是一間工廠,負責製造紅血球;鐵質、維他命B12、葉酸等是原材料;造血荷爾蒙(紅細胞生成素)就是訂單。有甚麼情況會出現貧血呢?例如身體受慢性腎病影響,根本不懂得下訂單(無法製造足夠造血荷爾蒙);或缺乏原材料,例如營養不良;或工廠(骨髓)本身有問題,即使有訂單及原材料,它也不能生產出正常的紅血球。」
觀察紅血球體積
腎性貧血的症狀和一般貧血相近,包括容易疲倦、暈眩、面色蒼白、手腳乏力、做運動或體力勞動時容易氣喘等,但治療方法卻有很大分別,所以確診十分重要。
「貧血的分類,主要是按紅血球體積的大小。」葉逸軒表示,「一般貧血原因大多是缺鐵性貧血,或因遺傳因素引起,這兩種情況的紅血球在顯微鏡下會比正常紅血球細小。也有一部分病人,因為缺乏營養如維他命B12、葉酸等出現貧血,紅血球在顯微鏡下可見比正常巨大。」至於腎性貧血患者,紅血球的體積和正常沒有太大分別。若驗血證實患者血色素低,但顯微鏡觀察紅血球的大小卻無大變化,便可判斷為腎性貧血,和一般貧血區分出來。
治療方面,因為是造血荷爾蒙的問題,所以主要方法為補充紅細胞生成素。葉逸軒指,「其實上世紀八十年代開始,已有俗稱『補血針』,可為腎性貧血病人注射,但這類針早期需要注射得較頻密,對病人造成不便。幸好多年來已不斷改進,現時最新的補血針,一般只需每月注射一次,而且成效理想,大部分病人注射後都能改善貧血的問題。」
留意血壓波動
這類補血針的副作用,主要是有小部分病人注射後血壓會上升,「所以醫生都會提醒病人,注射後留意自己的血壓,若發覺血壓飆升或波動,應告知醫生,視乎情況調整血壓藥。其餘很少有嚴重的副作用。」葉逸軒補充。
腎性貧血病人除了注射補血針,可能也需要服食鐵丸,或補充維他命等造血原材料。但要注意,腎病病人本身可能有不少飲食宜忌,因此病人應詳細諮詢醫生或營養師,在飲食上作出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