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步除了是最入門的運動外,亦有不少人希望透過跑步達到減肥效果。對於坊間流傳「單靠跑步難以減肥」,以及跑步新手難以抉擇於早上還是晚上跑步,使用跑步機還是街跑比較好,Bowtie 團隊今次就來解開跑步相關的迷思吧!
跑步減肥有用嗎?
跑步是一種帶氧運動,對減肥或消耗熱量十分有用。消耗熱量的多寡,取決於運動強度、個人體能、技術水平、年齡、性別、體重及運動時間等因素。普通人以每小時 8 公里的速度跑步 30 分鐘(平路),大約可消耗熱量如下:
通過比較不同運動所需時間及卡路里消耗,可以發現快跑比起大多數運動更能消耗熱量:
跑步的 7 大好處
不少人選擇跑步的主要目的都是為了訓練心肺功能及肌肉強度,但其實跑步的好處遠遠不止這樣,持續進行跑步一共有以下 7 大好處:
- 強身健體,增強心肺功能及肌肉強度
- 消耗熱量,可保持健康體重
- 降低罹患心血管疾病的機會,例如:冠心病
- 預防中風、骨質疏鬆及部份癌症,例如:大腸癌
- 紓緩生活壓力
- 結交朋友,擴闊社交圈子
- 無須花費太多,容易上手,任何人都可以參與
跑步機 VS 街跑:邊樣好?
不論是使用跑步機進行跑步,還是在戶外街跑,都是以跑步為基礎,但兩者並不盡相同。分別在於:
但初學者應該選擇自己喜歡的環境,以培養跑步的習慣及興趣。
-
跑速
在跑速相同的情況下,只要將跑步機的斜度調高 1 %,能量消耗便會與街跑相等。但新加坡一項研究顯示,人在戶外跑步時,或許因視覺上景觀的變化帶來刺激,而下意識地比在跑步機上跑得更快。
-
跑步訓練目的
對於跑步選手來說,跑步機雖然可以調成上坡模式,但是卻沒有下坡模式,因此無法練習下坡跑。如果為參加跑賽作訓練,選手亦必須先到室外適應天氣、道路改變以及肌肉、關節及韌帶的運用。
對於以減重、保健為目標的人士而言,只要提高跑步機斜度以及調整速度就能達到鍛鍊效果及訓練心肺耐力。無論天氣環境如何,都可以使用跑步機進行訓練。
-
運動創傷
從受傷角度而言,由於在跑步機上跑步時,其速度、斜度與動作基本上都沒有甚麼變化,容易令關節及韌帶因過度使用引致受傷。
相比之下,在戶外街道路線變化較多,對韌帶及肌肉都有較好的訓練效果,亦可以提升跑手的平衡感。
-
心理層面
使用跑步機時由於只有固定景色,對跑步者來說會比較無聊;而街跑可以沿途看到景色的轉換,令跑步者身心放鬆、減少負面情緒。同時在陽光下可以吸收更多維他命 D,對身體有益。
跑步正確姿勢及呼吸方法
為了防止因勞損而導致運動創傷,除了跑步時必須穿著輕便、舒適和吸震力強的運動鞋外,亦應該保持正確的跑姿及呼吸方法:
跑步有機會造成的勞損及受傷
根據研究顯示,膝蓋、腿部和足部是跑步者最常見的受傷部位:
- 膝蓋: 7.2% 到 50%
- 小腿: 9.0% 至 32.2%
- 大腿: 3.4% 到 38.1%
- 足部: 5.7% 至 39.3%
- 腳踝: 3.9% 到 16.6%
- 臀部、骨盆或腹股溝: 3.3% 至 11.5%
- 下背部: 5.3% 至 19.1%
以下為跑步者最常見的勞損及受傷症狀:
-
跑者膝(髕股關節綜合症)
跑者膝是一種綜合症狀,是由於跑步或跳躍的運動,所引發膝蓋前部或膝蓋骨周圍疼痛。
-
跟腱炎(阿基里斯肌腱炎)
跟腱炎是指連接小腿肌肉和腳跟的肌腱發炎,通常因患處反覆輕微受創或突然受傷所致。跑步前沒有充分伸展肌肉或體能訓練不足,亦會提高患病風險。
-
髂脛束磨擦綜合症(ITBS)
研究發現單一向性的重覆動作(例如:長跑),比起多改變性或急促的運動(例如:短跑)更易引發此症。因此,香港長跑比賽的上落差比外國大、地面過硬、或山野比賽賽程過多下山、走梯級路等,亦更易誘發此症。
-
足底筋膜炎
長跑會對腳跟及其組織構成壓力,如果足底筋膜的張力過大,就會產生無力、腫脹和發炎。如足底筋膜長期有重覆性微小撕裂,就會引致足底筋膜炎。
-
脛骨夾板(脛骨內側應力綜合症)
骨膜、腱鞘、肌肉或骨間膜因為拉傷或機械性刺激產生發炎而引起的病症,一般症狀只會在活動時出現,休息時便很快消失。
-
應力性骨折
由細微的骨折開始,其後可變成肉眼可見的問題。患者的脛骨一般會有明顯的觸痛點,症狀會於劇烈運動時出現,最後連進行負重活動,甚至休息也會疼痛。
跑步常見問題
1. 朝早定夜晚跑較好?
剛開始跑步的人士都會疑惑哪個時間才最適合跑步,其實晨跑及夜跑各有好處,大家可根據自身需要及生理時鐘去決定早上還是晚上跑步。
2. 戴口罩跑步對身體有何影響?
如果選擇配戴口罩跑步,可能對身體有以下影響:
- 跑步過程中會排出大量汗水、口水和鼻水,分泌物會令口罩失去原有的過濾效用。
- 口罩可能會影響換氣量,令身體中的含氧量不足,令跑步者有機會出現頭暈目眩、中暑及心跳加速等情況,增加受傷的風險。
- 慢性疾病患者於戶外跑步時需要特別注意,由於其身體機能相對上較弱,面對環境的轉變會顯得較難適應,配戴着口罩跑步或有可能令疾病發作。
因此,如果大家在跑步時選擇配戴口罩,應先評估個人身體狀況,以調整運動激烈程度及運動量。一旦跑步時感到任何不適,應立即停止並尋求他人協助。
3. 任何人士都適宜跑步嗎?
跑步是有益身心的運動,但如患病或有健康問題(包括心血管病、糖尿病、高血壓、關節毛病或出現胸口痛或暈眩症狀),在跑步前應徵詢醫生或其他專業人士的意見。
4. 要培養跑步習慣有甚麼方法?
- 約親友一同跑步
- 進行「交叉訓練」:間中插入另一行活動(如踏單車、遠足、器械練習、游泳或園藝),一方面可增加新鮮感,也可避免太過集中一種運動而引致筋骨勞損
- 定時休息:練習 3 天就休息 1 天,而初學者更要休息 2 至 3 天。在休息日可進行伸展運動或交叉訓練
- 制定跑步計劃和訓練日誌:記下每次練習的日期、時間、地點、天氣、距離、心情、訓練形式和成果、體重、血壓及心跳率等,以了解持續練習後的身體變化
- 參加適合自己體能的比賽,作為短期或長期目標,將跑步融入生活
- 自我獎勵:當達成目標,給自己一點獎勵,以作鼓勵
5. 如何選擇跑鞋?
如以跑步為消閒、強身健體為目的,跑鞋必須要:
- 耐用
- 舒適
- 有保護力
- 吸震力強
- 貼合腳型
- 透氣、快乾
- 鞋跟要穩固
- 鞋頭柔軟度高
6. 初學者應選擇甚麼比賽?
初次參加比賽,宜選擇路面較平坦的公路賽。此外,應選早春或晚秋的清涼季節,避免在炎夏或寒冬參賽,炎熱天氣可導致身體脫水,而嚴寒天氣則會令體溫下降,加快體力消耗。
本文獲Bowtie 保泰人壽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