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誰說玩遊戲無益?最新研究發現,玩電子遊戲可能有助提高認知能力,而以身體進行遊戲、即做運動,則可以改善心理健康,但玩電子遊戲對心理健康則沒有任何改善作用。
《三國志8 Remake》經典遊戲重製版上市 系列中最多武將及劇本
認知功能表現更年輕
該項研究有來自全球超過2,000人報名參與。他們透過一個特別研發的網上遊戲提交自己的生活習慣資料,這遊戲可能準確量度個人的認知功能,包括記憶、專注力、邏輯及語言能力等等。
結果發現,玩電子遊戲對認知功能有正面影響,例如每星期玩電子遊戲超過5小時的人,認知功能表現比同齡人士年輕13.7年,而每星期玩電子遊戲少於5小時的人則只年輕5.2年。
PS5 Pro首輪推出超過50款強化版遊戲 與主機11月7日同步上市

玩電子遊戲似乎無助改善心理健康。
無助改善心理健康
不過,玩電子遊戲似乎無助改善心理健康,因為分析顯示,每星期進行150分鐘或以上運動的人,出現抑鬱及焦慮症狀的比率,分別較少做或不做運動的人低12%及9%。有關研究已刊載於《PsyArXiv》。
研究人員指出,儘管大腦與身體之間的連結已有不少顯而易見的例子,例如飢餓會影響集中力,壓力會帶來肉緊張,穩定的呼吸會使頭腦平靜,但人們對大腦和身體的相互影響仍知之甚少,而今次研究有助找出能夠促進認知功能的方法,幫助對抗愈來愈普遍的認知障礙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