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部疼痛是於肌肉骨骼疾病中屬第三常見,而肩周炎佔了當中約10%,常見於五十歲以上的人士,而有物理治療師指,臨床上以女性患者較多,但只要及早診治、做物理治療及適當鍛煉,就可以加速復原,減少痛楚和對生活的影響。
基督教聯合那打素社康服務註冊物理治療師趙錦華博士表示,「肩周炎是肩周軟組織包括肩周肌群、肌腱、滑囊和關節囊等的慢性無菌性炎症,使肩關節出現疼痛和功能障礙,主要限制了肩部外展、外旋和反後伸。病程可長達半年至3年。」
可由創傷引起
雖然肩周炎的病因不詳,但有可能因為肩關節創傷或勞損而引起,亦有些情況與肩部活動減少有關,例如中風或者肩部附近手術的後遺症。趙錦華補充,「臨床上女性患者較多,可能跟本身肩袖肌力較弱有關,當時常拿重物如買菜,令關節膜拉長,當肱骨返回原位時,就會增加肩部軟組織的摩擦,引起肩周炎。」
改善活動能力
常聽見肩周炎會分為疼痛期、黏連期和緩解期,物理治療如何幫助患者?趙錦華解釋,「疼痛期以消炎止痛為主,例如用紅外線、無熱量脈衝超短波等,亦可做輕微肩部運動如『鐘擺運動』和手指爬牆等,增加局部血液循環、放鬆肌肉和減少痛楚。到黏連期,痛楚減輕但活動受礙,這時物理治療最幫到患者,會採用筋肌膜鬆解手法或傳統的關節舒整手法,助鬆解黏連;運動則有毛巾操及肩部伸展動作等。緩解期時患者的參與度最為重要,因僵硬太久或致肌肉萎縮,故要強化肌肉,尤其肌袖肌群,保護肩關節;同時輔以適當物理治療如衝擊波等,讓患者肩部回復正常活動功能。
肩痛原因多
引起肩部疼痛的原因多樣且複雜,例如頸源性肩痛、肩袖損傷、肩峰撞擊綜合症、肩關節骨性關節炎、肱二頭肌腱病、肩鎖關節病等,由於部分徵狀相近,趙錦華建議應及早求醫,而且確診前勿盲目鍛煉,以免耽誤情,甚至造成新傷害。
早期患者日常Tips
‧穿衣:先穿痛手,再穿好手。
‧洗澡:用長毛巾擦背,痛手在下,好手在上用力拉起。
‧梳頭:用長柄梳或用好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