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
2018-09-26 06:00:00

銀屑病 有得救

分享:
(左起)陳俊彥、Esther、黎慶坤、吳太希望大眾認識此病,消除歧視。

(左起)陳俊彥、Esther、黎慶坤、吳太希望大眾認識此病,消除歧視。

銀屑病雖然不會傳染,但是皮膚細胞以比正常快10倍的速度增生,使病發時出現乾燥、凸出的紅色丘疹或斑塊,表層伴隨銀白色皮屑,皮膚乾裂,有機會出血,同時有機會引發銀屑病關節炎。由於疾病會直接影響外觀,病人容易受到「皮膚歧視」。

 

皮膚科專科醫生陳俊彥指出,銀屑病屬自身免疫系統病,不具傳染性,「銀屑病成因不明,相信是身體刺激到T淋巴細胞釋放出促炎因子,刺激角質層不斷加速生長形成皮屑。」此病好發於10歲左右及50至60歲人士,而季節變化、皮膚損傷、情緒壓力及藥物都有機會誘發銀屑病。
 

adblk6
陳俊彥表示有患者因不想遺傳此病給下一代而擱置生育計劃。

陳俊彥表示有患者因不想遺傳此病給下一代而擱置生育計劃。

七成患者受歧視
香港銀屑病友會早前訪問了124名銀屑病人,發現超過七成受訪患者在公眾場合、職場均受到「皮膚歧視」,甚至半數受訪者確診患上情緒病。香港銀屑病友會主席黎慶坤表示,「他們試過被盯著看(65%)、被問會否傳染人(50%)、被同事奚落(36%);亦有超過七成受訪者覺得衣著受局限,不敢穿短裙短褲,亦不敢穿深色衣服,怕皮屑很顯眼,有45%患者更選擇減少外出。」


生物製劑療效佳
醫生會利用嚴重程度指數(PASI),量度頭、身體、上肢及下肢的斑塊面積、紅腫、皮屑及厚度,以評估病情,並多以PASI 50、75、90及100反映治療情況,例如PASI 75代表情況有75%的改善。而歐洲藥物管理局最近定義達到PASI 90才算成功治療。陳俊彥表示,「傳統治療方法主要為外塗藥膏、光線療法及免疫系統抑制劑,但各有限制,例如外塗藥膏有機會因重複使用而令療效下降;免疫系統抑制劑則有機會影響肝及腎;光線療法療程較長且密,比較花時間。以上方法約有兩至三成病人可達PASI 90。」

而以新一代生物製劑治療,能抑制促炎因子,有機會達到PASI 100,對內臟的負荷亦較低。有研究指,銀屑病人使用生物製劑蘇金單抗16周後,有80%人達到PASI 90,更有50%人達PASI 100,皮膚回復光滑。陳俊彥補充,新生物製劑到現時的使用年期不長,仍未確定是否已找出所有副作用,患者應與醫生商討一個最適合的治療方案。


接受治療減困擾
黎慶坤希望大眾能夠明白和體諒病人,減少歧視,同時鼓勵患者積極接受治療,有機會恢復光滑皮膚,減低各方面的困擾。銀屑病患者Esther(化名)同時患有銀屑關節炎,最嚴重時90%皮膚受影響,令她不能再跳舞,並影響工作。此病令Esther患上抑鬱症,「患病逐一帶走我生命裡的東西,令我想過自殺。」幸而她接觸到香港銀屑病友會,得到其他人支持,走出情緒難關。另一患者吳太,近八成皮膚有問題,幸運地家人同事都很體諒和支持她,但她仍希望大眾能夠更多認識此病,明白患者跟一般人無異。

銀屑病可影響所有皮膚,包括指甲、頭皮及手腳掌。

銀屑病可影響所有皮膚,包括指甲、頭皮及手腳掌。

【限時激減】800 amFUN 2盒!1200 amFUN 4盒!

新谷酵素益腸活酵素限時激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