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研究:多看書可改變兒童大腦結構 促進心理健康
小朋友的教養是一個很大的難題,需要家長細心的引導和教育,若過度溺愛則可能令孩子難以成長。有研究發現,及早培養孩子的閱讀興趣,或可以改變他們的大腦結構,長大後擁有更健康的心理狀態。
分析逾萬名兒童閱讀習慣
為了釐清閱讀對兒童的影響,英國劍橋大學、華威大學及中國復旦大學合作研究,分析美國逾一萬名2至9歲兒童的閱讀習慣,並透過訪談、智力測驗、心理和行為評估,以及腦部掃描影像等,從而了解閱讀與大腦和認知能力發展的關係。

閱讀有助減少抑鬱及焦慮症狀,對心理健康帶來正面幫助。

有閱讀習慣的兒童,進入青春期後用手機的時間較短。
同時提升注意力
結果發現,閱讀不但能提升小朋友的記憶力、理解能力和學業表現,更有助減少抑鬱及焦慮症狀,對心理健康帶來正面的幫助;而且注意力亦有所改善,攻擊性和違反規則等問題行為也較少。最重要的是,較早開始閱讀的兒童,進入青春期後看電視、使用手機和電腦所花的時間相對較少,睡眠時間則更長。有關研究已刊載在《Psychological Medicine》。
強迫看書或有反效果
研究人員表示,從腦部掃描反映,自小喜歡閱讀的兒童大腦區域明顯有所不同,故此認為家長可以鼓勵及培養孩子閱讀的興趣,對其身心發展都大有益處。同時強調閱讀時間並非愈多愈好,若強迫小朋友看書每星期超過12小時,便可能會帶來反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