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髮線後移因壓力太大?頭髮狀況可反映壽命 醫生揭教5招用頭髮自測壽命
頭髮狀況也可能反映壽命?有醫生表示,透過頭髮可以了解自身的健康狀況。不僅是白髮,脫髮也可能暗示身體出現健康問題。醫生提出5種方法,幫助你透過頭髮自我評估壽命。
髮線後移因壓力太大?頭髮狀況可反映壽命
重症科醫生黃軒在其facebook專頁上分享指,頭髮其實透露許多關於你健康的秘密,當中包括衰老速度、老去時間等。從頭髮掉落的速度到變白的時間,可能是自己的身體狀況指標。正常情況下,一天內頭髮會生長大約0.03到0.04cm。頭髮健康與飲食、壓力和基因有關。如果常熬夜或吃垃圾食物,頭髮就會出現乾枯、分叉和脫髮。相反,擁有一頭濃密有光澤的秀髮則反映身體正在「滿血狀態」。黃醫生指,科學家發現,頭髮就像人體的健康日記,不但會記錄身體的營養狀況和記錄你的營養狀況,更會顯示你熬夜的罪證。
黃醫生指,根據美國哈佛大學與南加州大學的聯合研究團隊發現,毛囊的老化速度與細胞端粒長度密切相關,端粒被視為預測壽命的一個指標。根據一項發表於《Front. Pharmaco》期刊的研究指出,當毛囊幹細胞耗竭時,頭髮變細、脫落,這也反映出全身細胞的衰老進程。
因此,如果40歲前出現大範圍落髮、頭皮變薄、髮根明顯萎縮等現象,可能代表你的細胞也在「集體提早退休」,這不但是外貌問題,而是影響全身老化的進程。
白髮是警訊還是正常?
黃醫生表示,白髮不僅是年齡的象徵,研究證明,「早發性白髮」的出現可能與氧化壓力、DNA損傷、自體免疫疾病或長期慢性壓力有關。研究顯示,壓力會導致交感神經釋放去甲腎上腺素,進而提早耗盡黑色素幹細胞,導致頭髮變白。所以當看到年紀輕輕就長滿白髮的人,撇除遺傳因素,有可能是內分泌系統或慢性壓力導致的代謝異常。
脫髮的健康風險
黃醫生指,在正常情況下,頭髮每天掉落50至100根,但若超過200根,則可能是身體在求救。常見與壽命風險相關的落髮因素包括:
- 甲狀腺功能低下:導致代謝變慢,毛囊營養供應不穩。
- 慢性營養不良:如缺鐵、缺鋅。
- 缺鐵性貧血:與女性型落髮密切相關。
- 高血糖與胰島素阻抗:糖尿病與雄性禿關聯性逐漸浮出水面,血糖問題也會導致脫髮。
頭皮健康與壽命
黃醫生表示,頭皮是代謝最旺盛的皮膚區域之一。頭皮的油脂分泌異常可能與荷爾蒙、免疫系統、腸道發炎等有關,因此保持頭皮健康對整體健康至關重要。
醫生揭教5招用頭髮自測壽命
至於如何自我檢測壽命?黃醫生指預測壽命並不需要透過抽血或做全身健康檢查,透過頭髮就可以找到同樣的健康線索,他建議,可以通過以下方式來觀察自己的頭髮:
1. 摸一摸:頭髮厚不厚?
- 頭髮是稀疏或軟趴趴?有可能是營養缺口或內分泌失調的警號。
- 健康頭髮通常有彈性又濃密。
2. 看一看:白髮出現得早不早?
- 20多歲就滿頭白髮,除了與基因,壓力、維他命B12不足有關。研究顯示,過早白髮可能跟心血管健康有關,而心臟好壞直接與壽命掛鈎。
3. 量一量:頭髮每月長多少?
- 用尺子記錄一個月頭髮長了多少。正常人每月約長1公分,如果你的頭髮「偷懶」,可能是新陳代謝出了問題,壽命也可能受影響。
4. 進階玩法:頭髮化驗
- 可以進行頭髮礦物質分析,這種檢查能測出你頭髮裡的鋅、硒、鐵等含量,從而推測身體健康狀況。頭髮裡的微量元素可能是壽命的線索,而且鋅和硒含量高的人,壽命明顯更長。兩種元素是超強抗氧化劑,有助細胞抵禦衰老。
5.其他頭髮小線索
- 髮際線急退:壓力荷爾蒙過高
- 頭頂變薄:胰島素阻抗或DHT過多
- 頭皮繃緊或乾燥:血液循環或甲狀腺功能異常
- 頭皮屑變多:免疫或黴菌感染警訊
黃醫生提醒,頭髮的狀態與壽命息息相關,從礦物質含量到生長速度,每一根髮絲都在揭示你的健康秘密。如果想活得長又好,還需注意飲食、運動和睡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