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糖尿病會心悸便秘?不只影響血糖 醫生揭5大神經失調症狀
糖尿病患者被影響的不只是血糖,原本心理狀態也會受到影響。有醫生指出,糖尿病還會影響情緒與神經系統,有機會令患者出現情緒困擾。醫生指出,糖尿病病情可能會帶來的5大症狀。
糖尿病會心悸便秘?
內分泌新陳代謝科陳潔雯醫生在其facebook專頁上分享指,糖尿病不僅限於影響胰島素,還會逐步影響你的情緒、自律神經,甚至令患者以為是壓力大的症狀。根據一項刊登於《Diabetes Care》的研究,研究針對556名第一型糖尿病(T1D)和299名第二型糖尿病(T2D)患者的網路調查,發現糖尿病患者的「情緒困擾」(Diabetes Distress, DD)與自律神經失調的症狀呈正相關,即是愈是焦慮、感受到壓力、覺得無法有效控制糖尿病的患者,更容易出現心悸、腸胃不適、頭暈及睡眠障礙。
其中,T1D患者中,情緒困擾分數較高者,其身體覺察和橫膈膜反應性分數顯著較高,T2D患者亦有類似情況。研究表明,糖尿病的管理不僅僅是控制血糖,情緒與自律神經的平衡同樣至關重要。
糖尿6大心理壓力
陳醫生解釋指,糖尿病情緒困擾並不等於於抑鬱症,而是一種常見的心理壓力,源於長期管理病情所帶來的疲憊、挫敗與不確定感。常見的感受包括:
- 擔心血糖飆高或低血糖發作
- 每日量血糖、記錄飲食、按時用藥或注射
- 明明努力了,數值仍不理想
- 家人關心愈多,壓力也隨之增加,覺得自己做得不夠好
- 害怕未來可能出現失明、洗腎或截肢等併發症
- 飲食限制失去生活樂趣
即是當身體需要穩定,心卻經常焦慮不安。
自律神經失調5大症狀
陳醫生表示,自律神經負責調節無法自主控制的生理功能,如心跳、腸胃蠕動、出汗、睡眠及血壓等。當長期面對情緒困擾與血糖波動時,身體會變得敏感,出現以下症狀:
- 心跳忽快忽慢:心悸、喘不過氣、胸口悶
- 腸胃功能異常:腹脹、便秘、腹瀉、消化不良
- 汗腺失調:手腳冰冷、全身盜汗
- 睡眠不佳:易醒、淺眠多夢
- 神經感受過敏:頭暈、血壓波動
有些糖尿病患者可能會感覺「明明沒有心臟疾病,但總覺得不對勁」,這時候切勿忽視身體的訊號。
身體覺察與橫膈膜反應性
陳醫生指,研究使用的測量指標包括:
- 身體覺察:即是對自身身體狀態的敏感程度,例如是否容易察覺心跳加快、胃部不適或呼吸變淺等。如果過於敏感,身體可能會「過度反應」,導致疲勞與焦慮。
- 橫膈膜反應性:分別代表胸腔(心跳、呼吸)和腹腔(腸胃、消化)的自律神經活性。糖尿病患者若處於高情緒壓力中,這兩個區域可能過度活化,導致一系列不適但無法明確找出原因的症狀。
自律神經3大警訊
陳醫生提醒,若你是糖尿病患者,並且發現自己有以下症狀,可能不僅僅是你的想法,而是自律神經在發出警訊:
- 總覺得身體不適,卻檢查不出問題?
- 明明血糖數值正常,卻經常心悸、腹脹或睡不好?
- 情緒常處於焦慮、緊張狀態?
陳醫生表示,糖尿病的管理不僅是降血糖,更是穩定身心。除了遵循醫囑、適當用藥和測量血糖外,還應學會放鬆呼吸和照顧情緒。心情穩定後,血糖更容易控制,整體健康也會隨之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