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熱愛繪畫的小萍(後排右)拿著的是他為Olga(前)畫的人像油畫,後排左為香港多發性硬化症學會副主席李梓強。(林俊源攝)
多發性硬化症(Multiple Sclerosis, MS)是無法根治的罕見病,會影響患者的活動能力,但只要把握黃金治療期,靠藥物緩和病情,便可如常生活。兩名MS患者,俄羅斯鋼琴演奏家奧爾嘉‧芭伯洛夫妮可娃(Olga)和熱愛繪畫的小萍,便因此可與病共存,盡情追夢。
病情受控 全球演奏
54歲的鋼琴演奏家Olga,20歲那年發病,突然左腳不聽使喚,她遂向腦神經科專科醫生求診,但當時未獲告知患MS。直至約30歲再現病徵,左腳活動能力、短暫記憶、視力、身體協調均愈來愈差,更一度影響她的事業發展。直至5年後,她才被確診患MS,接受治療後,病情受控,已可到世界各地演奏。
至於40多歲的小萍,同樣在病發多年後才確診。約28歲那年,他突然感到左手麻痺,以為患「網球肘」而沒理會。兩年後,時任漫畫助理的他看東西時出現重影,經常畫出界,才驚覺嚴重。可是他因延誤治療而令視力受損,但這卻沒令他放棄繪畫,後來他專攻油畫,並將於下周三(30日)「多發性硬化症關注日」首度對外展示作品。

多發性硬化症患者腦部會「結疤」(箭嘴所指位置)。
正值搏殺期 徵狀不明顯
MS成因暫時不明,只知是患者的免疫系統錯誤攻擊中樞神經,令腦部神經線的外層髓鞘受損硬化(小圖),影響信息傳遞。香港多發性硬化症學會副主席李梓強稱,患病初期的徵狀不明顯,如容易疲倦、視覺模糊或手腳麻痺等,但他指「若病徵持續24小時或以上,便可能患MS」,此時應立即求診,以免錯過黃金治療期,對身體造成永久損害。
他續稱,現時本港約有500多名MS患者,以20至30歲的女性居多,這階段正值人生「搏殺」期,故更應把握治療期,及早控制病情。不過,該症暫時未有根治之法,惟有藥物可紓緩病情,常用的包括注射干擾素及一些新式藥物,當患者病情得以緩和,便可盡快展開預防治療,透過抑制免疫系統減低復發機會,像Olga和小萍般,把握時機控制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