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伊拉克示威者嘗試闖入共和國宮。(美聯社)
伊拉克的政治危機加劇,因為什葉派教士薩德爾(Muqtada al-Sadr)突然宣布退出政壇,觸發的示威衝突升級,死亡人數增至20人,至少350人受傷。支持者認為是現任政權迫使薩德爾退出,闖入位於巴格達「綠區」的共和國宮,並在街頭與安全部隊駁火,全國實施宵禁。當地報道指,伊朗派系的民兵組織應當局要求進入巴格達,執行恢復秩序的任務。
薩德爾宣布進行絕食,直至暴力活動結束。美國駐巴格達大使館附近遭火箭炮襲擊,暫時未知損失。美國白宮國家安全委員會發言人柯比(John Kirby)表示,對伊拉克的暴力事件表示擔憂,呼籲通過對話化解政治問題,又指暫時毋須撤走使館人員。
數以百計支持者在首都巴格達集結,用繩索拉倒混礙土路障,又爬過圍欄衝入國家元首常用於辦公及接待外國領導人的「共和國宮」,高呼口號。部分人在宮內泳池游水,亦有人站在屋頂揮舞伊拉克國旗。保安部隊到場施放催淚氣體,與示威者爆發衝突,現場傳出槍聲,最少15名示威者死亡,數十人受傷。此外,南部多個省份亦爆發示威;盛產石油的巴士拉省,數百名薩德爾支持者焚燒車胎及堵塞道路。
軍方警告示威者立即離開「共和國宮」所在的綠區,並先後在巴格達及全國實施宵禁。看守總理卡迪米(Mustafa Kadhemi)暫停內閣會議,處理危機,又指禁止向示威者使用實彈,會就有示威者中槍展開調查。
聯合國呼籲和平解決爭端
聯合國駐伊拉克代表機構亦呼籲示威者離開所有政府建築物,容許看守政府繼續管治國家,保持和平及避免採取可能導致連鎖事件的行為。薩德爾早前在社交網站帖文,指將退出政壇及關閉政黨辦事處,今次並非薩德爾首度提出退出政界,但外界擔心可能引發事態進一步升級。
薩德爾領導的政黨聯盟「薩德爾運動」,在去年10月國會大選贏得最多的73個議席,成為議會內最大黨派 ,但未足以成立多數派政府,到今年6月聯盟議員集體辭職,要求重新大選。薩德爾又拒絕與什葉派陣營中親伊朗的對手協商,支持者上月底曾衝擊國會大樓,阻止對手籌建臨時政府,又在國會外靜坐示威超過4星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