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與烏克蘭衝突持續,烏方反攻至今未能突破俄軍防線,隨著嚴冬來臨,戰事陷入僵局,而在以色列與哈馬斯戰火舉世關注下,西方國家在援助烏克蘭上漸見疲態。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日前再訪白宮,所受待遇被指遜於3個月前訪美,美國國會亦遲遲未批出新一筆軍援。歐盟周四起一連兩日在布魯塞爾召開峰會,討論烏克蘭加入歐盟及軍援,成員國之間也有分歧。由於俄烏在談判條件、和平願景等方面存在根本分歧,雙方談判前景恐愈趨渺茫,短期難見曙光。
近期俄烏衝突形勢膠著,俄軍在庫皮揚斯克(Kupiansk)、紅利曼(Krasny Liman)、頓涅茨克(Donetsk)、赫爾松(Kherson)、扎波羅熱(Zaporizhzhia)等地持續阻擊烏軍反攻。烏軍則因夏季反攻進展不利和西方援助減少,10月下旬以來被迫從積極進攻轉向防禦,雙方開始更頻繁使用導彈和無人機等遠程武器發動攻擊。
烏媒報道,自11月起首都基輔以及西部、南部多地關鍵設施遭俄無人機持續襲擊,俄軍並派逾4萬名士兵,進攻頓涅茨克重鎮阿夫傑耶夫卡(Avdiivka),雖損兵折將嚴重但攻勢不減。俄國防部長紹伊古(Sergey Shoygu)日前稱,烏軍過去半年在所謂反攻中,已損失逾12.5萬人和1.6萬件武器裝備,烏克蘭和西方「孤注一擲的舉動沒有改變戰場形勢」。烏武裝部隊總司令扎盧日內(Valerii Zaluzhnyi)早前接受英國《經濟學人》訪問時承認,衝突「陷入僵局,可能持續數年」,烏軍無法突破俄軍防線,並陷入困境。
隨著戰況膠著,「烏克蘭疲勞症」正在西方蔓延。美國是烏克蘭最主要支持者,但新一輪以巴衝突爆發後,美國對以國的軍援分散了對烏援助。國內黨爭也影響美國援烏力度,參議院遲遲未能通過白宮提出包括逾600億美元對援烏款項的特別撥款申請。
德國基爾世界經濟研究所(Kiel Institute for the World Economy)報告顯示,今年8至10月,西方國家承諾對烏援助計劃總額為21.1億歐元,較去年同期減87%。
歐盟峰會召開 匈牙利總理反對烏入盟
歐盟周四起舉行的峰會,會表決500億歐元對烏援助計劃,會前有歐盟官員稱,成員國很難達成一致。其中匈牙利總理歐爾班(Viktor Orban)一直反對援烏計劃和歐盟啟動烏克蘭入盟談判,他周三在國會會議發言,重申匈牙利不同意啟動烏克蘭入盟談判,指烏克蘭未符合歐盟委員會提出的入盟條件,強調現時仍非烏克蘭入盟時機。
斯洛伐克新任總理菲佐(Robert Fico)也曾明確反對軍事援助,稱只願對烏提供人道援助。意大利總理梅洛尼(Giorgia Meloni)儘管公開挺烏,但她早前被兩名俄羅斯博客假扮非洲聯盟高層打電話整蠱時,透露了個人看法,承認各方對烏克蘭危機「感到厭倦」。另有波蘭民調顯示,民眾對援烏感疲憊。
美國國內援烏陷分歧 拜登「露口風」
美國國內對是否繼續支持烏克蘭分歧亦擴大,政府熱度似較前減退。澤連斯基周二再訪白宮,未獲鋪張的歡迎儀式,在側門下車後便快步入內,跟3個月前獲拜登在正門紅地氈親迎,對比強烈。拜登提到援烏時,強調會繼續向烏提供必要裝備,卻用了一句「只要我們能力所及」(as long as we can),措辭與美方之前的「無論多久」(as long as it takes)都會支援烏克蘭,有著可圈可點差異。拜登周二簽署命令,向基輔當局提供新一筆兩億美元軍援,以緩解烏克蘭燃眉之急。
儘管如此,援烏在西方仍屬政治正確,美國近期與烏克蘭簽署了聯合生產和技術共享的軍工合作協議,美國國務卿布林肯日前表示,美對烏軍援有利於美國經濟;德國萊茵金屬公司(Rheinmetall AG)計劃今年底在烏西部建立裝甲車輛生產線。有俄國智庫認為,目前不應期待西方減少甚至中斷對烏援助。
美國著名調查記者赫什(Seymour Hersh)近日爆料稱,由俄聯邦武裝力量總參謀長格拉西莫夫(Valery Gerasimov),以及烏武裝部隊總司令扎盧日內牽頭的俄烏和談,似乎已啟動。據報雙方正磋商的條件,包括烏方可加入北約,但北約承諾不在烏境內部署部隊和進攻武器,俄方則保留克里米亞以及頓涅茨克、盧甘斯克(Lugansk)等地部分領土。但有俄專家指,俄方不可能接受這種條件,亦有專家認為這無非是烏克蘭和西方的訊息戰。
俄烏過去曾多次交換被俘人員,表明雙方的確有溝通渠道。美國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副助理芬納(Jonathan Finer)日前公開表示,美國希望在2024年內迫使俄羅斯按照烏方條件談判,但俄方瞬即回應稱,有關俄方按照烏方條件談判的言論「不切實際」。由於俄烏對恢復和談的條件,以及對未來和平願景存在根本差異,雙方重啟和談,短期內恐難見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