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政治兩極化人所共知,自從上世紀六十年代約翰甘迺迪(John F. Kennedy)當選總統以來,美國年輕選民通常都支持民主黨候選人,年長選民則通常傾向共和黨。但這形勢一直在變,到了今年大選,年輕及年長這兩個群體中的不少人,都已打破此傳統政治立場,其生活愉快程度,或所謂的「幸福感」(happiness),將塑造美國政治格局。
美國有一句古老政治格言,指年輕人的理想主義(youthful idealism)隨著年齡增長,會轉變為保守的實用主義(conservative pragmatism)。但據報目前的民調顯示,這格言或已經不再準確,「幸福感」被指是箇中關鍵。
不幸福選民傾向反建制
有專門研究溝通及人際關係的學者,在美國全國範圍調查和分析公眾意見和政治趨勢,發現美國跟全球情況正在接軌。他們發現,幸福(或快樂)的人更喜歡保持現狀,因此傾向在選舉中投票給現任候選人;不那麼幸福的選民,則更容易接受反建制候選人,並認為政府是他們不滿的來源。
這或有助解釋為何民主黨在年輕人中的支持度逐漸減弱。美國年輕人群體仍是民主黨主要支持者,民調顯示副總統賀錦麗在30歲以下選民中佔優勢,支持度達50%;共和黨對手特朗普則有34%年輕人支持。美國18至35歲的選民主要偏好民主黨在墮胎和LGBTQ+(性小眾)權利等議題上的觀點。儘管如此,年輕人在今屆大選較以往更有可能投票給共和黨,有民調顯示當中以年輕男性選民為甚。
55%年輕美國人不滿意生活
美國年輕人的生活滿意度和幸福水平下降,或有助解釋其政治取向變化。一項在今年3月所做的調查發現,18至34歲受訪者中,有55%對生活感到不滿,雖較整個受訪人口中的65%稍低,但已算偏高。在這年齡層的受訪者中,有49%於上屆投票給民主黨、42%投給共和黨;而被問及今屆投票意向時,竟有54%稱會投共和黨、僅37%稱會投給民主黨(不過調查進行時拜登尚未退選)。
過去一直以來的普遍信念,是成年初期是人生中最幸福的時期之一。「幸福感」傳統上被視為一條「U形」曲線,最年輕和最年長的選民幸福感通常最高,全球研究顯示,剛踏入成年的年輕人通常無憂無慮、享受新獲得的獨立性和機會。「U形」曲線末端則是長者,他們終於擺脫工作、家庭和伴侶關係等壓力,開始享受退休生活。
30歲以下美國人幸福感大減
現今年輕美國人較過去的更不快樂。根據2024年《世界幸福報告》(World Happiness Report),在全球範圍內雖可見年輕人幸福度下降趨勢,但美國年輕人的幸福感跌幅特別大。由於30歲以下美國人的幸福感大幅下降,導致美國人幸福感排名首度跌出前二十。此外,在2007年至2021年間,美國年輕人的自殺率增加了逾60%。
專家把當今美國年輕人不快樂,歸因於眾多因素,包括被疫情擾亂的童年、校園槍擊案激增以及生活成本上漲等。年輕人還受政治兩極化、對傳媒的不信任,以及俄烏戰爭和以巴衝突帶來的壓力影響。社交媒體及平台的普及,亦被指加劇年輕人的焦慮,鼓勵他們以不健康方式與他人比較,同時接觸到大量負面新聞,令他們覺得現實世界較眼見的更糟。
不幸福年輕選民 轉為追求經濟增長
這些打擊幸福感的擔憂,可能正重塑美國人的政治偏好。據報部分不幸福的年輕選民,愈來愈受承諾經濟穩定和增長的候選人吸引;部分不滿政治制度的,則尋求激烈轉變。
年長選民方面,據報美國長者幸福感近年有所提升,在此背景下,最新民調顯示長期以來是共和黨基本盤的年長選民,在今屆大選有向民主黨傾斜趨勢。截至本月,賀錦麗在年長選民中領先,有51%至55%的人支持她,而非特朗普。
幸福的長者 憂特朗普翻天覆地
這些「幸福的長者」似乎擔心若特朗普再上台,社會又會有翻天覆地變化,比如進一步削減墮胎權。2022年,最高法院保守派大法官推翻半世紀前「羅訴韋德案」(Roe v Wade)的墮胎合法化裁決,導致各地墮胎禁令湧現,民主黨聲言一旦特朗普再上台,將會簽署全國禁止墮胎令;特朗普反駁說法不實,指會交由各州自行決定是否容許墮胎。「羅訴韋德案」被視為美國年長一代人的重要里程碑和成就。年長美國人還關注保留社會保障福利,這是民主黨的優先事項,特朗普對此則搖擺不定;長者關心的還有維持較低的處方藥費用。這兩個議題幫助保持年長美國人的幸福和健康,但對年輕人來說無關重要。
賀錦麗主打喜悅 特朗普賣憤怒
年齡因素作為美國某黨派屬性指標的可靠性,已愈來愈低。選民的幸福感當然不是決定大選結果的唯一因素,但卻不容忽視,有報道稱之為「幸福度搖擺票」(happiness swings votes)。2024年兩位美國總統候選人似乎已經留意到這點,其中賀錦麗的競選活動主要關注「喜悅」以及強調幸福和社區關係;特朗普的競選活動則採取充滿憤怒和不滿的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