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郵政宣布,由當地本月4日起,暫停接受來自中國內地和香港的入境國際包裹,直至另行通知](https://cdn.am730.com.hk/s3fs-public/styles/article_image_webp/public/2025-02/SDS.png.webp?itok=1F7CmC5X×tamp=1738782643)
美國郵政宣布,由當地本月4日起,暫停接受來自中國內地和香港的入境國際包裹,直至另行通知
美國郵政宣布,由當地本月4日起,暫停接受來自中國內地和香港的入境國際包裹,直至另行通知,信件不受影響,惟未有解釋停收原因。措施正值美國總統特朗普下令對中國進口產品徵收額外10%關稅,中方及後作出連串報復。惟美國郵政隨後轉軚,稱恢復接收來自中國內地和香港的包裹。
特區政府今晚(5日)稍早發稿,對香港產品加徵一成關稅,以及美國郵政暫停香港郵政向美國付運內載貨品的郵件表示強烈不滿。發言人強調,正密切留意事態發展。假如美方不糾正其錯誤行為,將採取一切可能的行動,包括循世貿組織途徑,以捍衛合法權益。
特區政府發言人表示,美國對香港產品加徵額外關稅是無視香港根據《基本法》第116條及獲世界貿易組織肯定作為單獨關稅地區的地位。特區政府是以規則為本的多邊貿易制度的堅定支持者,一直與包括美國在內的世界各貿易夥伴保持建設性及互惠互利的貿易關係。在2023年,美國是香港第三大貿易夥伴,雙邊商品貿易總額為603億美元。同時,香港是美國第27大貿易夥伴。美國對香港的貿易順差過去10年達2,715億美元,是其全球貿易夥伴中最高。這些數字清楚說明了香港和美國之間有着緊密的經濟互動,美國企業在香港有龐大的商業利益。
發言人指,作為世貿組織的創始成員,特區一直秉持自由、暢通的貿易原則。強烈反對任何企圖損害香港聲譽和單獨關稅地區地位的行動;敦促美方採取即時行動,糾正聯邦登記冊公告並盡快恢復內載貨品的郵件的郵政服務。
信件不受影響
香港郵政的網頁顯示,暫未能提供寄往美國的包裹及郵包服務,而寄往美國的信件平郵、空郵和掛號服務就仍能提供。
DHL:已寄出包裹收件人5天內須支付關稅
物流公司DHL香港客服回覆傳媒查詢時表示,即日起不接受個人包裹寄至美國,個人客戶只接受信件服務。至於已寄出至美國的包裹,客服表示會繼續寄出,但收件人必須在5日內支付關稅,否則退件。FedEx及UPS的客戶服務部表示,暫時仍會處理由香港寄往美國的包裹服務,但時間上有機會出現延遲。
DHL及後表示,DHL仍然接受所有個人及公司寄件到美國,惟鑒於美國暫停接受來自中國内地和香港進口的包裹,目前正在與客戶、供應商和其他持份者積極合作以應對相關變化,避免供應鏈受阻或對消費者和客戶造成影響。
澳門停收平郵至美國小郵包及包裹
雖然美國郵政未有提及澳門,惟澳門郵電局今日(5日)表示,由即日起暫停接受平郵往美國的小郵包及包裹投寄。由澳門寄往美國的信函、文件及航空郵件,包括小郵包、包裹及特快專遞,則維持正常服務。
美國郵政又取消低價值包裹的免稅優惠,這項措施豁免價值800美元或以下的商品免徵關稅。有美媒引美國官員指出,中國網上零售商 Shein 和 Temu 的快速成長,令近年申請豁免的貨物數量激增的關鍵因素,暫停措施或導致兩間公司的包裹延遲進入美國。而亞馬遜等其他零售商也可能受到影響。華府一直尋求收緊這項免稅優惠,指包裹數量急增,令篩選貨物減低管控安全風險變得更加困難。
廠商會稱對電商業較大影響
廠商會會長盧金榮向《am730》表示今次措施對製造業影響不大,對電商業較大影響,因為業界每日都需寄出大量包裹到美國。他估計是因美國對貨物的審查嚴格了,有太多貨物累積,所以要「停一停」,他認為與政治原因無關。雖則美國郵政停收中國內地及香港包裹,但他指市面上仍有很多選擇,可以用其他速遞公司,成本高了,但不算太大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