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政總署公布,赤柱環角道住宅地因為地價標金未達到政府就該用地所定的底價,所以不接納所接獲的4份標書。(資料圖片)
上周五(6日)截標的赤柱環角道住宅地皮,地政總署今日(10日)公布,因為地價標金未達到政府就該用地所定的底價,所以不接納所接獲的4份標書。
是次入標財團包括長江實業集團(1113)、新鴻基地產(016)、嘉華國際(173),而信和置業(083)夥拍鷹君(041)合資入標。
地皮鄰近馬坑邨,地盤面積約為257,260方呎,最高可建樓面面積達480,236方呎,屬區內20年來最大型的地皮供應,地積比率約1.84倍,料可提供600多個單位。
政府於去年9月公布賣地計劃時,市場當時估計赤柱環角道住宅地每方呎樓面地價介乎約2.5萬至4.3萬元,即估值達119億至206億元。不過樓市顯著回落,上月市場對該地皮每方呎樓面地價下限降至1.63萬元,估值下限約78億元,無望問鼎「百億地王」,下調近35%。綜合市場人士最新預測,該幅地皮每方呎樓面地價介乎約1.1萬至2.9萬元,估值約52.8億至139.3億元。
政府:不會就投標者出價的考慮作出揣測
政府發言人說,儘管是次招標取消,本年度土地供應所能興建的私人房屋已經超越本年度的供應目標。政府不會就投標者出價的考慮作出揣測,出價往往視乎種種因素,例如投標者如何評估用地的吸引力和市場情況,以及其企業情況及發展策略等。
政府的政策目標是為市場提供穩定和持續的土地供應,以回應社會對房屋及經濟用地的需求。這目標不會因為個別土地的招標結果或某個時期的經濟情況而受影響。政府會考慮在適當時候重新出售該用地。
中原張競達:發展商出價審慎
中原地產測量師張競達表示,赤柱環角道地皮上周共收到4份標書,市場反應一般,早前因應市況調低地皮估值,但最終仍然流標,反映發展商出價審慎,認為地皮位置並非赤柱最優質的地段,對面為公屋馬坑邨,未能發展成一線豪宅。上述為本財年度第二幅流標的官地,上一幅流標官地為去年4月屯門青山公路大欖段住宅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