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司長陳茂波周三(2月28日)發表2024/25年度《財政預算案》,宣布俗稱樓市「辣招」的住宅物業需求管理措施即日起全面撤銷,所有住宅物業交易無須再繳付額外印花稅(SSD)、買家印花稅(BSD)和新住宅印花稅(NRSD)。
全面撤辣後,由於買家可節省大筆稅項開支,加上政府大力搶人才,預計將吸引非本地買家及投資者重投本地樓市,住宅物業交投量回升下,短期樓市有望止跌回穩,但受制於息口因素,預料明年初樓價才會回升。
香港作為一個外向型經濟,豪宅市場多年吸引不少外來資金,尤其內地客,但過去10年政府為壓抑樓市及外來需求,於2012年起先後推出「買家印花稅」及「雙倍印花稅」,向來港買樓的非本地或公司買家(以公司名義入市),開徵高達30%重稅。即使去年《施政報告》「半撤辣」,將兩項辣稅的稅率分別降至7.5%,但仍要付15%。
買1億元豪宅慳稅1500萬元
以一個樓價1億元的豪宅單位作例子,假設買家屬內地客,便須支付15%辣稅,相當於樓價1,500萬元。政府宣布全面撤辣後,包括內地客在內的非本地買家,已毋須支付任何辣稅,變相慳稅1,500萬元,現已與港人睇齊只需支付4.25%釐印費(Stamp Duty),料內地客入市意欲即時回升。
另外,市民購買第二套物業原本需繳付的7.5%新住宅印花稅(NRSD),但現已毋須支付該辣稅,新措施將鼓勵投資者入市,而本身有樓的業主亦可買多間收租或送給子女。過往有辣招時,「首置」身份相當值錢,不少人為「慳稅」,都考慮在買樓時「借人頭」,以親友的首置名義買樓。
辣招壓抑市場成交
政府同時宣布,即日起撤銷於2010年11月推出、已實施超過10年的額外印花稅,市民在購入物業後轉售,毋須再綁兩年才可賣樓,相信該政策有助急需資金的人士賣樓周轉,亦可以帶動樓市流通性。
據中原地產大數據,全港10大屋苑於2023年僅錄2,396宗成交,但回到未有任何辣招的2010年,10大屋苑成交量多達10,898宗,比2023年多3.5倍。而中原城市領先指數於十年前辣招生效前報88.24點,至2021年8月創下191.43點歷史新高,升幅高達1.1倍。由此可見,辣招不是壓抑樓價上升,而是壓抑市場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