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幸倪(Gin Lee),有「堅Lee」之稱,「堅」在唱功扎實,毋懼挑戰,迎難而上。曾對廣東歌敬而遠之,8年前,不諳廣東話的她卻隻身從馬來西亞來港做歌手,捱過無人問津的低潮,去年終踏上紅館開個唱,她直言,「來香港唱廣東歌改變了我的人生,思維與音樂路向全改變。」最近,她更與意大利殿堂級歌手Eros Rammazzotti合唱《Vale Per Sempre》(港譯《永遠在旁》),高唱意大利文之餘,最滿足是成功將廣東話混進意大利文,好奇問她為何堅持唱廣東話?「因為我身在香港,有鍾意聽我唱廣東歌的樂迷。」答案不帶半點猶豫。
文:Grace 圖:陳奕釗
化妝:Circle Cheung @ ndnco.co
髮型:Eve Chiu @ Muse Hair
場地:The Stadium

唱意大利歌 玩電音
今年7月,Gin Lee推出入行10年的國語專輯《浮世繪》,創作團隊包括兩岸三地馬來西亞的音樂人,風格明顯有別於大熱的「Gin Lee式」澎湃情歌,教人耳目一新。上月推出的第二版更是將國語和廣東歌輸出國際,其中《喘息空間》改編英國名DJ兼音樂人Jax Jones的《Breathe》,她首次挑戰電子舞曲(EDM),並將廣東話融入電音,「廣東歌的特色是字正腔圓很清楚,但唱電音絕對不能,既不能唱到別人聽唔明,但又不能清楚得影響音樂的感覺,除了節奏很快和歌詞密集,最難是取平衡點。」她笑言,錄音過程全賴監製馮翰銘循循善誘。另一首是跟55歲意大利歌手Eros Rammazzotti合唱《Vale Per Sempre》,Gin Lee形容是感覺夢幻,皆因兩人早有淵源,她興奮地說,「以前很喜歡跟爸爸睇《Pavarotti & Friends籌款音樂會》DVD,其中一位表演嘉賓就是Eros Rammazzotti,原來我自幼已聽他!」難得有機會跟前輩合唱,絕不能失禮,她特地拜師學外語,不惜重錄,務求化身意大利Gin。
多元音樂薰陶 被廣東歌考起
回看走過的音樂路,一步一腳印,Gin Lee感激父母從小給她多元化的音樂培養,就如埋下的音樂種子,靜待時機萌芽生長,「長大後我才知重要,因為擴闊視野,懂得欣賞不同語言和種類的音樂,當我演繹或製作一首歌時,已吸收的東西便滲透出來。」若說人生轉捩點,必然是2011年毅然走出舒適區,離鄉別井來港發展,「雖然我是廣東人,以前很少聽廣東歌,也不懂廣東話,對香港很陌生,選擇來這裡是由零開始,這種建立和成長,就像是重生,讓我更了解自己的優點和弱點。」人在異鄉實現歌星夢,從廣東歌唱起,為思維和音樂路向帶來翻天覆地的改變,「我曾覺得廣東歌是全世界最難唱的,以前表演敢唱印度文、韓文、日文、葡萄牙文、法文、德文,幾乎你說得出我都唱過,完全唔驚,唯獨嚇怕我是唱廣東話。」Gin Lee 笑言,幸好自幼愛冒險作新嘗試,當年才會心口掛勇字孤注一擲。

虛擬社交 最難適應
早前,Gin Lee替ViuTV節目《全民造星II》擔任歌唱導師,因不留情面的評語,被網民封為「Mean Lee」。肉緊皆因尊重歌手身份,她直言珍視每次演出機會,「很多人問我入行的必備條件,其中一個是耐性,很多東西不是你想要便有,常說機會留給有準備的人,但即使準備好也不代表機會就來。」故此,必須要捫心自問,真心喜歡才能堅持等待,並且時刻自我檢視,「過程一定難受,惟有跟自己說只要不放棄,不斷自我增值,機會總會來。」終於她等到了,也深深體會做音樂與做歌手之別,Gin Lee有感而發,「做音樂簡單得多,找班底一齊玩便可,做歌手要考慮如何宣傳、讓更多人喜歡聽到你的歌和明白你,很複雜。」在呃like的網絡年代做歌手,她坦言,「我注重實質相處,最難適應是經營社交媒體,很多面對面不夠膽講的話,在網上都會不負責任地講出來,傷害他人。」沒法控制別人言論,惟有自己過濾,「幸好我已練到睇完就忘,否則積存很多負能!」
給10年前後的自己
回望10年歌手路,Gin Lee會跟初入行的自己說甚麼她認真細想首次踏進錄音室的情景,緊張得望住個咪不懂唱,「我會跟當時的自己說,別擔心或緊張,要相信自己,透過歌曲表達想要說的。」她慨嘆,人隨成長累積經驗,必會多了計算後果,「有時太計算會失去純粹做音樂的赤子之心,所以要跟10年後的我說,繼續專注做自己相信的好音樂,專注如何強化自己的能量再發放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