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叮叮……」一路陪伴港人逾百年,說是本土獨特標記絕不為過。建築師出身的法國人敖思灝(Cyril Aubin)去年底接棒做電車公司「一哥」,出任董事總經理,甫上任便面對電車客量及車費收入減少的挑戰,多項革新工程也如箭在弦,然而,他接受專訪時透露,營運電車只有簡單目標:「讓電車得以持續發展,我們還要電車多走超過一個世紀。(We want this tram to be sustained, we have to go one century more.)」
文:黃嘉儀、圖:莊振邦
42歲敖思灝於2016年11月獲法國母公司RATP Dev委任來港擔任電車公司總經理,至去年8月接替同是法國人的魏文(Emmanuel Vivant),低調升任董事總經理。上任後既要應付電車加價申請,以及實踐多項「大計」,改善電車營運狀況。敖思灝在訪問中不時提及「sustain」(持續)一詞,皆因電車公司過去5年的乘客量及車費收入均按年下跌(見表),此時接棒可謂挑戰重重,要持續發展,說簡單也絕不簡單。不過,他認為要做到最好來保育這個珍貴的遺產,因電車對港人而言,是獨有及重要,亦是跨越年代的公共交通系統,不少人都可能有關於電車的經歷及故事,是一代港人的回憶。
要達到簡單目標,Cyril坦言,「每天也是艱巨的挑戰。」而過去一年在港學習不少,因可接觸不同範疇,在香港營運電車沒有政府補貼,需要自負盈虧,要評估財政狀況、檢討公司弱項及考慮乘客意見等,再為公司作出合理、可達到及持續發展的最好決定。
為加強電車的競爭力,160輛電車將於明年初陸續更換重要部件——「轉向架」,工程團隊現作測試及改良設計。Cyril比喻轉向架如同電車「雙腿」,更新後,電車行駛時可加強避震效果,除減少噪音,亦可節省能源。現時的轉向架已是五十年代的產物,加上當年沒有備存轉向架的設計圖,工程團隊要花8至10年重新設計。他預計,首批60輛鋁質結構的電車將率先更換,每年可改裝12輛電車,需時12至15年才全部完成,但他未有透露更換成本。
至於冷氣電車將在今個夏天重臨,Cyril稱,今夏的冷氣電車將是「改良版」,如加設雙層玻璃車窗來加強隔熱,長遠希望每輛冷氣電車更為省電,令現有的供電系統可負荷更多冷氣電車,目標增至35至40輛,佔車隊逾兩成。被問及要推展多項大計,會否再考慮加價,Cyril未有正面回應,只稱現階段希望加強電車的吸引力,令更多市民願意乘搭。

敖思灝展示新轉向架。
上班搭電車欣賞城市風景
為了身體力行撐電車,Cyril或是「最貼地」的「一哥」。他透露自己居於灣仔,每個早上均會乘搭電車到西環屈地街車廠上班,「我每日早上都會乘搭,傍晚也會間中乘搭,我欣賞電車的速度,一邊看看這個城市,一邊聽著法國電台節目,這是每天早上,我享受的時光……我時常向車長打招呼,不論在街上或任何地方,我的4歲兒子和我一樣,甚至養成習慣,我們都喜歡向所有巴士及電車車長打招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