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魯南部納斯卡平原上神秘的「納斯卡線」(Nazca Lines)是一系列數以百計的巨型古老地表圖騰,有人形以及猴子、蜂鳥和鵜鶘等動物及其他幾何圖案,面積之大需從高空才可窺視全貌。秘魯文化部的考古人員近日趁新冠肺炎疫情期間遊客絕跡,在納斯卡遺址做修葺工作,意外發現一個估計有2,000多年歷史的貓形圖案,是繼去年11月後再有考古發現。
秘魯文化部發聲明稱,「該(貓形)圖案已幾乎看不見,快將消失,因為它位於陡峭山坡上,受到自然侵蝕」,上周考古人員已清潔及修復該圖案,顯現了貓兒的輪廓。貓形圖案全長約37米,線條濶度為30至40厘米,估計在公元前200至100年的帕拉卡斯時代(Paracas period)製成,有逾2,000年歷史。
秘魯資深考古學家Johny Isla表示,「令人驚訝的是,我們仍在尋找新的圖案,也知道還會有更多發現」,「過去幾年使用無人機,我們可拍攝山坡上圖案的全貌」。他指,近年於納斯卡和帕爾帕地區再發現80至100個圖案,「它們尺寸較小,位於山坡上,顯然屬於較早的文化」。
列世界遺產 「最大的考古學謎團」
「納斯卡線」圖騰1994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列為世界遺產,歷史可追溯至公元前500年至公元500年期間,由數百個幾何和動物形狀的圖案組成,被UNESCO形容為「其中一個最大的考古學謎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