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疫情下,巴西一對新人隔著口罩錫錫。(美聯社)

聖保羅州一名73歲死者下葬。(美聯社)

博爾索納羅(中)無視國內外狠批,堅持佛系抗疫。(資料圖片)
綽號「巴西特朗普」的巴西總統博爾索納羅無視國內外狠批,官員不滿控疫政策相繼辭職,仍堅持其佛系抗疫、重啟經濟路線,至今疫情趨失控,周六單日新增破紀錄的33,274宗確診,至周日回落至1,526宗新症,累計499,966人染疫,僅次於美國,為全球確診人數第二多國家,周日再增15死,累計28,849人病逝,是全球第四高死亡人數。
巴西抗疫效率低,中央與地方政府沒一致的抗疫策略和經濟復甦計劃,致經濟代價愈來愈高。專家指,疫情後各行業須重塑經營模式,但缺乏聯邦計劃下,各州和市政當局只能各自處理其現實問題。
像是聖保羅州將從6月1日起,根據每個地區的醫療系統抗疫能力,逐步重開商店和購物中心。里約熱內盧州政府誇口設立7間臨時醫院,至今只啟用一間,且醫療人員和物資嚴重缺乏;亞馬遜和巴拉等州政府則面臨醫療系統崩潰,被迫下令全面封城。
巴西經濟學家Sergio Vale指,如果巴西從一開始就在全國嚴格實施隔離措施,就可以早點脫離困境,而不是現在的情況:多國確診病例下跌,巴西仍在急速增加。
巴西政府嘗試亡羊補牢,針對低收入勞工和中小企推出「新冠病毒優惠券」(Coronavoucher)的經濟援助計劃,但問題重重,許多勞工和企業至今未能領到補助金或貸款。
巴西市場分析師Andre Coutinho認為,巴西浪費太多時間在政治兩極化的遊戲中,疫情後將會出現一個全新的經商環境,因為全球供應鏈都受影響,對工業來說更是挑戰,「重要的是不能停下來,否則就會被淘汰」。巴西幣是今年貶值最多的新興貨幣,顯示國際社會對巴西缺乏信心。